当前位置:首页 > 物联网 > 智能应用
[导读]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数据中心存储架构正经历从传统磁盘阵列向全闪存与新型内存技术的深度变革。全闪存阵列(AFA)凭借亚毫秒级延迟与高IOPS性能重塑存储性能基准,而持久化内存(PMEM)则通过填补DRAM与SSD之间的性能鸿沟,重新定义了近内存计算范式。这两大技术的演进路径,不仅反映了存储介质的技术突破,更揭示了数据中心在容量、性能与成本平衡中的创新逻辑。

数字化转型与人工智能技术驱动,数据中心存储架构正经历从传统磁盘阵列向全闪存与新型内存技术的深度变革。全闪存阵列(AFA)凭借亚毫秒级延迟与高IOPS性能重塑存储性能基准,而持久化内存(PMEM)则通过填补DRAM与SSD之间的性能鸿沟,重新定义了近内存计算范式。这两大技术的演进路径,不仅反映了存储介质的技术突破,更揭示了数据中心在容量、性能与成本平衡中的创新逻辑。

全闪存阵列:性能驱动的存储革命

全闪存阵列的崛起源于对传统HDD性能瓶颈的突破。以SK海力士PS1012系列为例,其122TB SSD采用PCIe Gen 5接口,顺序读取带宽达14,600 MB/s,延迟仅为30μs,相较HDD的4.16ms延迟实现了138倍的性能跃升。这种性能优势在AI训练场景中尤为显著:某超大规模数据中心采用Pure Storage全闪存阵列后,GPU集群的等待时间减少80%,模型迭代周期从7天缩短至1.5天。

技术演进层面,全闪存阵列正从纵向扩展向横向分布式架构演进。纵向扩展系统通过增强控制器性能提升单节点吞吐量,例如戴尔EMC PowerMax 2500支持2400万IOPS,但受限于机架空间与散热成本。横向扩展方案则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容量与性能的线性增长,NetApp AFF A系列采用分布式控制器架构,单集群可扩展至48节点,支持EB级存储容量。这种架构变革使全闪存阵列从高端应用向通用存储渗透,Pure Storage预测2028年数据中心新增存储系统中,全闪存占比将超85%。

成本优化是全闪存普及的关键驱动力。QLC NAND技术的成熟使SSD单位容量成本年降幅达30%,Solidigm D5-P5336 QLC SSD通过3D XPoint缓存与智能磨损均衡算法,将写入寿命提升至1.5 DWPD(每日全盘写入次数),同时将每GB成本压缩至HDD的1.2倍。数据压缩与去重技术进一步放大容量优势,Pure Storage DirectFlash模块采用4:1压缩比,使2U空间内有效容量突破2PB。

持久化内存:近内存计算的范式突破

持久化内存(PMEM)通过字节寻址与非易失性特性,重构了内存与存储的边界。英特尔傲腾PMem 200系列采用3D XPoint介质,延迟为DRAM的2-3倍,但容量密度是DRAM的8倍,单条DIMM可达512GB。这种特性使其在内存数据库场景中展现独特价值:某金融交易系统采用PMem作为Redis缓存层,将单节点内存容量从256GB扩展至2TB,同时保持μs级延迟,TCO降低40%。

PMEM的编程模型创新推动了应用生态的成熟。SNIA NVM编程模型定义了三种访问模式:块设备模式(兼容传统存储栈)、内存映射模式(DAX)与App Direct模式(直接字节寻址)。Linux ext4-DAX文件系统通过绕过Page Cache直接访问PMEM,使小文件写入性能提升10倍。PMDK库则提供了事务持久化、内存池管理等高级接口,SAP HANA 2.0通过集成PMDK,将检查点操作时间从分钟级降至秒级。

混合内存架构成为PMEM的主流应用形态。英特尔Cascade Lake处理器支持Memory Mode与App Direct Mode双模式,前者将PMem作为DRAM扩展层,后者则作为独立持久化存储。某云计算服务商采用混合架构后,内存数据库成本降低65%,同时通过ADR(异步DRAM刷新)机制保证数据持久性。这种架构在实时分析、内存计算等场景中展现出显著优势,例如Apache Spark 3.0通过PMem加速Shuffle操作,使TeraSort任务耗时减少35%。

架构融合:全闪存与PMEM的协同演进

全闪存与PMEM的协同正在催生新一代存储架构。全闪存阵列承担热数据存储与快速访问,PMEM则作为温数据缓存层,形成“全闪存+PMEM+HDD”的三级存储架构。某超融合基础设施(HCI)厂商通过这种架构,将数据库查询响应时间从5ms降至800μs,同时使单位容量成本下降25%。

CXL(Compute Express Link)技术的出现加速了这种融合。CXL 3.0协议支持内存语义与存储语义的统一访问,使PMem能够作为CPU的直接可寻址内存扩展。AMD EPYC 9004系列处理器通过CXL接口连接PMem扩展卡,使单节点内存容量突破12TB,同时保持μs级延迟。这种架构变革为AI训练、HPC等内存密集型应用提供了新范式,例如Meta的AI推理集群采用CXL-PMem方案后,模型加载时间减少70%。

数据中心存储架构的演进正呈现“性能分层”与“介质融合”双重趋势。全闪存阵列通过QLC技术、分布式架构与数据缩减算法,持续降低每GB成本;PMEM则通过编程模型创新与CXL互联,模糊内存与存储的边界。未来,随着3D XPoint、ReRAM等新型介质的成熟,存储架构将向“近内存计算”与“存算一体”方向深化,为实时数据分析、AI推理等场景提供更高效的算力支撑。在这场变革中,存储系统不再仅仅是数据的容器,更将成为释放计算潜能的关键基础设施。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以高效节能方案绘制AI算力绿色未来 上海2025年8月29日 /美通社/ -- 8月28日,台达受邀出席"2025中国智算产业绿色科技大会",全方位分享台达在智算领域的前沿洞见与绿色解决方...

关键字: AI 可持续发展 数据中心 BSP

2025年9月2日 – 提供超丰富半导体和电子元器件™的业界知名新品引入 (NPI) 代理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开售Amphenol LTW的SnapQD液冷连接器。SnapQD连接...

关键字: 连接器 半导体 数据中心

生成式AI的爆发式增长正重塑数据中心生态,供电系统成为支撑算力革命的基石。据国际能源署(IEA),2023至2030年间,数据中心能耗将激增165%,而AI服务器机架功耗已从10kW飙升至120kW以上,单GPU功耗甚至...

关键字: 英飞凌 AI服务器 数据中心 BBU 800V OptiMOS 垂直供电 VPD

人工智能(AI)的迅速发展开启了高密度计算需求的新时代,而传统电源架构逐渐难以适应这一需求发展。为更好地响应此类需求,Analog Devices, Inc. (ADI)推出创新解决方案,为数据中心下一代800 VDC架...

关键字: 人工智能 数据中心 电源架构

【2025年8月28日,德国慕尼黑讯】全球功率系统和物联网领域的半导体领导者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近日宣布与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Delta Electronics,...

关键字: 数据中心 电源 AI

北京2025年8月28日 /美通社/ -- 人工智能(AI)的迅速发展开启了高密度计算需求的新时代,而传统电源架构逐渐难以适应这一需求发展。为更好地响应此类需求,Analog Devices, Inc. (ADI)推出创...

关键字: ADI VDC 人工智能 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领域正经历一场巨变。在超大规模云计算、人工智能(AI)和高性能计算(HPC)爆炸式增长的驱动下,以太网速率正从 800G 加速迈向 1.6T 乃至 3.2T。这一演进的核心动力源于光连接技术的突破以及 3nm 和...

关键字: 以太网 数据中心 云计算

CoreWeave将部署 NVIDIA Spectrum-XGS 以太网跨区域扩展技术

关键字: 以太网 数据中心 AI

Aug. 21, 2025 ----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液冷产业研究,随着NVIDIA GB200 NVL72机柜式服务器于2025年放量出货,云端业者加速升级AI数据中心架构,促使液冷技术从早期试点迈...

关键字: AI 数据中心 服务器

-Delska在拉脱维亚新建的10兆瓦数据中心获得Tier III设计认证 拉脱维亚里加2025年8月20日 /美通社/ -- 北欧数据中心运营商Delska即将启用的EU...

关键字: 数据中心 TI 冷却系统 AN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