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疗电子 > 医疗电子
[导读]在脑疾病治疗的漫长征程中,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为无数患者照亮了希望之路。近年来,新一代植入技术的崛起,正深刻地改变着脑疾病治疗的格局,实现了从传统持续刺激向精准调控的华丽转身。

在脑疾病治疗的漫长征程中,科技的每一次进步都如同一座明亮的灯塔,为无数患者照亮了希望之路。近年来,新一代植入技术的崛起,正深刻地改变着脑疾病治疗的格局,实现了从传统持续刺激向精准调控的华丽转身。

脑深部电刺激(DBS)技术自问世以来,已帮助全球约 20 万帕金森患者缓解了震颤和僵硬症状。该技术通过植入电极向大脑运动区域发送电脉冲,调节与无法控制的身体运动相关的异常脑信号。然而,传统的 DBS 通常是每天 24 小时持续运行,如同一个永不停歇的节拍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症状,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例如,持续的电刺激有时会放大药物的效果,产生新的症状,包括语言障碍、突然出现的赌博障碍和其他冲动控制的暂时性变化等。临床医生在调整刺激强度时,精确校准的程度也十分有限。

为了突破传统 DBS 的局限,新一代 “自适应深部脑刺激(aDBS)” 植入装置应运而生。2020 年后,这类具有革命性的装置开始崭露头角。其最大的亮点在于能够实时监测脑电波,并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动态调整刺激参数,就像心脏起搏器能够自适应地监测和纠正心脏电节律一样。帕金森患者的脑内 β 振荡(13 - 30 赫兹)异常与运动障碍密切相关。美国斯坦福大学团队研究发现,aDBS 能通过先进的算法自动识别并抑制异常 β 振荡,从而显著改善患者运动迟缓和步态冻结等症状。一项涉及 68 人的临床试验结果令人振奋,44 名受试者长期使用 aDBS 后选择不切换回传统模式,有力地证实了其在疗效方面的显著优势。与传统 DBS 相比,aDBS 可减少持续电刺激导致的言语不清等副作用。并且,它还有望通过调节夜间 β 振荡改善睡眠障碍,打破帕金森病患者因睡眠问题导致症状恶化的恶性循环。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指出,该技术的出现为早期干预脑疾病提供了新的依据。

除了在帕金森病治疗领域大放异彩,aDBS 的应用正逐渐向其他领域拓展。肌张力障碍、特发性震颤及强迫症等疾病也开始受益于这项技术。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团队已成功识别出与图雷特综合征抽动相关的脑电特征,为该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西奈山伊坎医学院则发现了抑郁症缓解期的特异性脑波模式,这为未来预测抑郁症复发、提前进行干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极的复杂度持续提升,DBS 与脑机接口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例如,一些新型的植入式水凝胶神经探针,不仅能够实现脑神经信号长期稳定监测,还借助光遗传神经调控技术,可对神经回路进行精准调控。在治疗脑中风动物模型实验中,通过对受损脑区的同侧运动皮层进行蓝光调控,激发了受损神经元的放电活动,重建了突触连接,恢复了脑神经回路,减小了脑组织的梗死区域,促进了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而像波士顿科学的 Vercise Genus™ DBS,凭借方向性电极、多重独立塑形刺激和可视化程控三大核心技术,重新定义了帕金森疾病治疗的智能化、精准化和个体化。其方向性电极能够 360 度精准靶向并刺激异常神经核团,减少对健康组织的影响;多重独立塑形刺激可根据患者脑结构的个性化特点,实现刺激场的 “立体塑形”;可视化程控系统则能实时呈现患者脑部解剖结构及刺激场的变化,极大提高了程控效能。

然而,新一代植入技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设备复杂性的增加,临床医生面临着新的难题,更智能的设备需要更专业的操作和维护,这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可及性。此外,研发成本高昂,每个患者的研究成本可能高达 100 万美元,而美国国会去年削减了 40% 的 BRAIN 计划资金,这对神经技术创新构成了不小的威胁。尽管如此,全球对这项技术的投资热情依然高涨,其他国家正在积极填补资金空缺,推动技术不断向前发展。

新一代植入技术从持续刺激到精准调控的转变,为脑疾病治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它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工具,有助于深入理解大脑的奥秘和疾病的发病机制。相信在全球科研人员、临床医生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这些挑战将逐一被克服,新一代植入技术将在脑疾病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重塑脑疾病治疗的美好未来。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医疗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远程医疗凭借其独特优势逐渐崭露头角。而 5G 技术的横空出世,更是为远程医疗注入了强大动力,使其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应用场景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宽。

关键字: 医疗领域 远程医疗 5G 技术

在智慧医疗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医疗M2M(Machine-to-Machine)系统通过设备间的自动化数据交互,正在重塑患者监护、远程诊疗和健康管理的模式。可穿戴设备作为医疗物联网的核心终端,其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的深...

关键字: 医疗 M2M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医疗领域正不断迎来创新突破。无线激活的植入物利用光来治疗各类医疗难题,这一前沿技术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希望,正逐渐改变着医疗格局。

关键字: 医疗领域 无线激活 光疗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医疗领域正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远程医疗凭借其独特优势逐渐崭露头角。而 5G 技术的横空出世,更是为远程医疗注入了强大动力,使其驶入发展的快车道,应用场景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宽。

关键字: 医疗领域 远程医疗 5G 技术

在现代医学的征程中,攻克各种复杂的医疗难题始终是科研人员不懈追求的目标。近年来,一项极具创新性的技术崭露头角 —— 无线激活的植入物利用光来治疗各类医疗难题,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一技术融合了光学、电子学、材料学以...

关键字: 无线激活 医疗 光学

在人类与冠状病毒艰苦对抗的岁月里,全球医疗体系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医院人满为患,医疗资源极度紧张,传统的医疗模式在疫情的风暴中暴露出诸多短板。然而,危机往往与机遇并存,在这场抗疫之战中,物联网医疗可穿戴设备崭露头角,其...

关键字: 物联网 可穿戴设备 医疗健康

在现代社会,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正呈现出逐年上升且年轻化的严峻态势,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居高不下。心音,作为反映心脏生理及病理状态的关键指标,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占...

关键字: 听诊器 接触式 心音检测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智慧医疗已从概念逐步落地,成为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效率的重要手段。从远程医疗的实时诊断,到可穿戴设备对健康数据的持续监测,再到医疗影像设备借助人工智能实现精准分析,智慧医疗正重塑整个医疗行业的...

关键字: 智慧医疗 元器件 人工智能

在肿瘤诊疗领域,精准识别肿瘤边界是决定手术成败与治疗预后的核心挑战。传统单模态成像技术受限于分辨率、穿透深度或功能信息缺失,难以全面刻画肿瘤异质性边界。生物医学光子学的创新突破——多模态成像系统与机器视觉算法的深度融合,...

关键字: 多模态成像系统 机器视觉

近年来,医疗行业遭受网络攻击的事件层出不穷。据相关数据显示,过去 15 年里(2010 - 2025 年),医疗行业一直是平均违规成本最高的行业之一。Palo Alto Networks 的 Unit 42 威胁研究发现...

关键字: 医疗 物联网 安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