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OpenAI已经大到不能倒下,巨额投资更像美国经济的自救行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外媒近日撰文称,OpenAI已经大到不能倒下,近期其与英伟达和甲骨文的天文数字的合约,更像是美国经济的自救行为。
之前受到OpenAI合同的刺激,甲骨文股价一度大涨40%,但随后却遭遇投资者和分析师质疑,他们认为甲骨文的增长故事可能比想象的更脆弱。
Rothschild & Co. Redburn分析师亚历克斯·海斯尔(Alex Haissl)指出,虽然甲骨文与OpenAI签署了价值3000亿美元的合同,但市场严重高估了甲骨文云业务收入的价值。在支持AI大规模部署时,甲骨文更像“融资方”而不是传统云服务提供商,其利润率远低于许多投资者的预期。报告称:“市场意识到,甲骨文为OpenAI提供计算资源的业务利润率极低。”
敏锐的投资者已经感觉到,最近一系列交易更像是捆绑,多家大型科技企业将彼此的命运捆绑在一起,因为OpenAI已经大到不能倒。
财富管理公司OnePoint BFG Wealth Partners的首席投资官彼得·布克瓦(Peter Boockvar)在报告中写道:“谈到生成式AI数据中心的建设,OpenAI已经大到不能倒下。想让规模宏大的实验继续推进下去,而且不造成巨额亏损,OpenAI及同行必须创造巨额营收和利润,既要履行合约义务,也要为投资者带来回报,如此才能继续。”
考虑到OpenAI每建设1吉瓦基础设施,英伟达投资100亿美元,但每吉瓦的建设成本高达500亿美元,另外400亿美元的缺口怎么弥补?OpenAI并没有给出明确答案。
天文数字的合约更像是美国经济的自救行为。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全球外汇研究主管乔治·萨拉维洛斯(George Saravelos)在报告中指出:“如果没有科技相关支出,美国今年接近衰退,甚至已经陷入衰退。”他还说:“英伟达目前承载着美国经济增长的重任,这种说法或许并不夸张。”
萨拉维洛斯认为,如果想让科技企业支撑美国经济,需要资本投资保持高速增长,但美国超大科技企业的资本支出将于今年见顶,所以维持高速增长的可能性极低。
一直以来,硅谷企业都喜欢免费策略,等积累足够用户之后,再寻找营收源。目前ChatGPT拥有7亿用户,也许未来能像谷歌搜索、Uber一样获得成功。
但问题在于:“ChatGPT是否真的具备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用户是否愿意支付溢价?”对大多数个人而言,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对企业来说,答案也顶多是“模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