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模拟 > 模拟
[导读]简单介绍了CAN总线的来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CAN总线传输距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两个解决方案,并进行了实验和比较,试验结果证明本文的方法提高了传输距离的可靠性。

1、 CAN总线简介

  1.1 CAN总线发展概况

  CAN网络原本是德国Bosch公司为欧洲汽车市场所开发的,希望此项技术取代原本昂贵的汽车配线。CAN网络具有反映可靠度高的特性,使用于实时处理的场合,例如汽车防锁死系统、安全气囊等。今天此项通讯协议已得到广泛应用,其特色不仅在汽车工业,在工业控制的其他领域也发挥了其强大的能力。CAN总线在国内发展已经二三十年了,很多关于CAN的产品也已经开发和广泛使用,如:变电厂、机场、污水处理厂等。

  1.2 CAN总线存在的问题

  尽管CAN总线有很多优点,但是下面两点却制约着其发展,即:CAN总线的瓶颈问题。

  (1) 传输距离最大只能达到10Km,而且并不是真正的可靠传输;

  (2) 节点数量最多只能有110个。

  下面将针对CAN总线瓶颈问题(1)做详细的讨论。

2、 针对CAN总线传输距离问题提出的方案

  2.1 CAN总线结构

  CAN总线系统一般连接结构如图(以芯片82C250为例)所示,R=120Ω。(注:图中仅画出了一个智能设备,实际中可以最多达110个)


图1 CAN总线系统结构示意图

  CAN总线一般都是利用在环境比较恶劣,控制室与现场比较远的场合。总线距离达到8Km以上时,其单向线路电阻将达到100Ω,而两端的终端电阻为120Ω(不考虑智能设备本身电阻,认为其电阻为无限大)。其等效电路为图2:


图2 CAN总线电路等效图

  

  对于CAN接收器而言能够识别的电压要大于0.8V,一般为0.9V以上。

  2.2 针对传输距离问题所作的尝试方案

  从上面的电路图以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距离偏远时,总线线电压已经处于临界识别状态,其数据很难正常接收(已经没有可靠性可言)。为此我们尝试采用以下几个方案进行了实验。

  2.2.1 在线路中直接加两个发送芯片

  该方案就是在总线线路中直接加入两个发送芯片(采用82C250为例),并把发送芯片的管脚TXD和RXD对连。其连接电路如下:


图3 发送芯片连接电路图

  整个电路看似很正常,把左边的数据传输到右边,右边的数据传输到左边,实际上此电路是无法使用的。此电路接入总线后,只要在总线上有一个显性电平出现,那么整个电路将永远呈现显性电平。原因在于每个期间都有延迟(虽然是仅仅几个ns延迟),假设从电路左边收到一个显性电平,经过左右两个82C250芯片延迟Tns后传输到右边CAN总线,另外82C250芯片本身具有同时发送、接收功能,那么右边的82C250芯片同时把右边CAN总线的显性电平又传送到左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回路,使得总线永远处于显性状态。

  2.2.2 加入逻辑控制电路进行隔离

  从上面可以看出,在发送数据时应该防止数据重传形成回路。为此我们做了如下规定:在有显性电平时只能够有一个方向传输(哪个方向先来显性电平开通哪个方向,同时到来则选择任一个方向开通);发送端显性电平结束后,所有方向都停止T1时间(Tns 

  利用CPLD很容易实现上面的规定逻辑。利用此方案把该电路先连接在总线10Km处,并在10Km不远处连接一个接收设备,实验能够接收正常,并且其接收端总线电压差为1.32V,是单连设备接收电压差的1.55倍。

  2.2.3 线路中间加入CAN卡中转实现远距离数据传输(中继器)

  在距离达到10Km时,其接收数据不正常的原因是由于总线电压差值较小的缘故。为此,有的采用升压和降压电路是不现实的,因为每个接收器都得加入一个调理电路,造价很明显就上去了。另外,即使升压了,由于CAN总线按照仲裁发送决定了总要遇到方案二中提到的由于延迟总线形成闭合回路的问题。

  为了达到远距离传输,可以在中间加入中继器,相当于把总线距离缩短了一倍。中继器的结构如下:

 
图4 中继器结构示意图

  选择使用两个8031单片机目的在于能够及时处理CAN总线上的数据,使得设计也变得比较简单,不需考虑CAN总线两边的数据发送冲突。只要每个单片机有1K的缓存就可以。

  具体实现思路:单片机接收CAN总线数据,把数据进行缓存,在空闲阶段把数据传输到另一个单片机(两者之间通过SPI协议实现通信),同时把从另一个单片机传输来的数据发送出去。

  在实际的工程中我们是利用此方案实现远距离传输的,主要原因是可以满足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利用此方案的电路我们进行过节点数达到100的测试,其性能正常、可靠,能够满足实际的需要。

3、 总结

  本文的创新点提出了解决CAN总线传输远距离问题的可实施方案,第一个(加入逻辑电路)比较简单,而且不用考虑数据存储,仅仅是一个硬件实现;而第二种(中继器)要考虑数据存储、判断何时发送等情况,相对比较复杂,但可靠性要好些。两个方案在承受负载方面能力差不多。

  CAN总线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总线技术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故障隔离能力、网络的实时响应能力以及CAN具有良好地传输防错设计等,使其已经成为现在最有前途的总线之一。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10月3日,三星电子在美国加州硅谷举办“三星晶圆代工论坛&SAFE论坛”。论坛上三星芯片代工部门表示,将于2025年开始生产2nm制程工艺芯片,然后在2027年开始生产1.4nm工艺芯片。据了解,此前台积电也曾规划在20...

关键字: 三星 1.4nm 芯片

消息称台积电将于今年9月开始对3纳米芯片进行量产。这下,三星要坐不住了!虽然三星在6月30日称自己已经实现了3纳米的量产。

关键字: 华为 3nm 芯片

提到台积电,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为全球顶尖的晶圆代工机构。仅台积电、三星两家晶圆代工厂的市场份额,就占据了全球半导体市场的70%左右。

关键字: 3nm 芯片 三星

英国广播公司《科学焦点杂志》网站5月22日刊登了题为《什么是摩尔定律?如今是否仍然适用?》的文章,摘要如下:

关键字: 摩尔定律 半导体 芯片

据业内消息,近日高通公司的CEO Cristiano·Amon在风投会议上表示,大家在关注经济增长时也开始关心芯片,在这个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成为重要部分的时代,芯片对于提高效率是必须的,芯片的重要性正在被普遍接受,未来...

关键字: 高通公司 芯片

作为全球豪华汽车巨头,宝马在未来的电动汽车上也开始加大投资,这一次他们是多方下注,英国牛津的工厂还是战略核心,日前又透露说在中国投资上百亿生产电动车,今晚宝马公司又宣布在美国投资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3亿元。

关键字: 宝马 芯片 供应商

周四美股交易时段,受到“台积电预期明年半导体行业可能衰退”的消息影响,包括英伟达、英特尔、阿斯麦等头部公司均以大跌开盘,但在随后两个小时内纷纷暴力拉涨,多家千亿美元市值的巨头较开盘低点向上涨幅竟能达到10%。

关键字: 台积电 半导体 芯片

在需求不振和出口受限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全球半导体厂商正在经历行业低迷期。主要芯片厂商和设备供应商今年以来股价集体腰斩。

关键字: 芯片 厂商 半导体

在半导体制造中,《国际器件和系统路线图》将5nm工艺定义为继7nm节点之后的MOSFET 技术节点。截至2019年,三星电子和台积电已开始5nm节点的有限风险生产,并计划在2020年开始批量生产。

关键字: 芯片 华为 半导体

成都2022年10月19日 /美通社/ -- 近期,平安养老险积极筹备个人养老金的产品设计和系统开发工作,发展多样化的养老金融产品,推动商业养老保险、个人养老金、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等产品供给。 搭养老政策东风 ...

关键字: 温度 BSP 东风 大众

模拟

31144 篇文章

关注

发布文章

编辑精选

技术子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