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模拟 > 模拟
[导读]引言  最初并没有适用于混合模式变送器和网络应用处理器(NCAP)的数字通信接口标准。每家变送器制造商都定义有自己的接口。所以,一家变送器厂商的产品不可能支持所有控制网络。为解决这一问题,IEEE仪器和测量协会

引言

  最初并没有适用于混合模式变送器和网络应用处理器(NCAP)的数字通信接口标准。每家变送器制造商都定义有自己的接口。所以,一家变送器厂商的产品不可能支持所有控制网络。为解决这一问题,IEEE仪器和测量协会的传感器技术委员会发起一项倡议,为传感器、执行器、混合模式通信协议和传感器电子数据表(TEDS)格式创建智能变送器接口标准。这项倡议促成了IEEE 1451.4-2004,已被纳入美国国家标准(ANSI)。

  该标准的主要目标包括:
 

  实现传感器的即插即用,通过公共传感器通信接口实现。

  支持并简化智能变送器的创建。

  简化测量仪器系统的设置和维护。

  以最少的存储器容量实现智能变送器的部署。

  标准阐述了以下内容:

  变送器,包括混合模式接口(MMI)和变送器电子数据表(TEDS)。

  MMI,用于存取TEDS。

  TEDS,驻留于变送器内部的存储芯片。

  说明TEDS数据结构的模板。

  模板描述语言(TDL)。

  称为变送器模块的软件对象,通过TDL访问TEDS,并对其进行解码和编码。

  满足IEEE 1451.4标准的变送器可通过TEDS提供自身说明。本应用笔记讨论了用于访问TEDS的NCAP (数据采集系统)数字驱动器电路。

  IEEE 1451.4混合模式接口(MMI)

  IEEE 1451.4 MMI用于连接变送器和NCAP或数据采集系统(DAS)之间的模拟信号和TEDS。IEEE 1451.4标准定义了两类MMI。Class 1中,TEDS与模拟功能共用一根线,采用负压通信。Class 2提供TEDS独立线对通信,采用正压通信。因此,按照用笔记4206:“为嵌入式应用选择合适的1-Wire®主机”一文的说明,Class 2与Maxim的1-Wire驱动器(主控)相吻合。由于Class 1采用负压通信,需要更加复杂的驱动电路

  在Class 1中,有三种MMI版本,分别采用2线、3线或4线与变送器或TEDS通信。这些接口的共性是模拟和数字功能共用一条线。共用连线可以是信号线、电源线或返回通道。

  图1所示为典型的2线恒流供电传感器,共用信号线。通过反转信号线的极性,二极管允许顺序访问放大器或TEDS存储器。当控制开关处于“analog”位置时,DAS的正电流源通过信号线和上方的二极管为放大器供电。变送器输出在信号线上表现为模拟电压。当控制开关处于“digital”位置时,存储器件由负逻辑电源通过下方的二极管供电。电路中给出了在TEDS存储器芯片端子之间的下拉电阻(Rt)。该电阻用于释放存储器电路和引线电容的电荷,确保逻辑0电平满足时隙要求。

  

图1. IEEE 1451.4 Class 1 MMI,共用信号线。

 

  图2所示为3线电压供电传感器的方框图,共用电源线。信号线专用于将变送器的模拟输出电压传送到DAS。通过反转电源线极性,二极管允许顺序访问放大器或TEDS存储器。当控制开关处于“analog”位置时,DAS电源的正电源通过上方的二极管为放大器供电。当控制开关处于“digital”位置时,存储器器件由负逻辑电源通过下方的二极管供电。

  

 

  图2. IEEE 1451.4 Class 1 MMI,共用电源线。

  图3增加了另一条线,构成4线电压供电传感器,共用返回线(通常为接地通路)或屏蔽线。传感器和TEDS存储器具有独立的电源,可同时工作。依然需要选择模拟和数字模式的开关,以便在使用传感器时禁用数字功能。这有助于降低共用回路压降引起的模拟信号和数字TEDS数据之间的相互干扰噪声。这种配置下并不需要二极管和Rt。电阻可以省略,二极管可用短路线代替。

  

 

  图3. IEEE 1451.4 Class 1 MMI,共用返回线。

  TEDS存储器

  DS2430A 256位1-Wire EEPROM是典型的TEDS存储芯片。由于该芯片没有VCC引脚(即采用寄生供电),只需要两个引脚:IO和GND。IEEE标准第8.1.2章的方框图未提及这些引脚名称,而是用“+”表示IO,“-”表示GND。图4所示为IEEE 1451.4兼容传感器的数字部分,采用实际型号和引脚名称。标准(第8.5章,家族码)未对TEDS存储器规定专用的家族码。因此,允许使用DS2430A之外的2引脚1-Wire存储器芯片。通用二极管1N4148可用肖特基二极管代替,其正向偏压大约为0.3V。Rt电阻值不是特别关键,电路采用100kΩ测试。

  

 

  图4. Class 1传感器,TEDS工作原理。

  构建Class 1 MMI数字驱动器电路

  1-Wire器件工作信号电平在空闲状态为3V至5V (上拉电压),有效状态为0V。该电压是IO端(正端)与GND端(负端)之间的电压。Class 1 MMI将IO引脚连接至0V,并调制存储器芯片GND引脚的负压(图5)。与标称1-Wire信号电平相比,MMI信号反相,向负向平移5V。

  

 

  图5. 标称1-Wire与Class 1 MMI信号电平

  存储器芯片不能辨别、也不关心其端子电压如何产生。应答时,只是在其端口按规定的时间作用一个短路信号。“常规状况”下,这种短路信号在IO口观测到只是一个接近0V的电压。对于Class 1 MMI,短路造成数字通信线上的电压从-5V (空闲)升高至二极管压降-VF (-0.7V)。

  MMI驱动器说明

  图6所示为MMI驱动器电路。电路由正向通路(顶部,主控至传感器,写)和返回通路(底部,传感器至主控,读)组成。IEEE 1451.4兼容传感器通过模拟/数字开关连接至TP4。返回通路连接至驱动器的0V (GND)。TP2和TP6处的信号电平对应于标称1-Wire电平(空闲状态为5V,有效信号电平为0V)。V+对应于微控制器的工作电压,范围为3V至5V。TP2连接至微控制器的开漏输出(写),TP6连接至一个输入端口。

  

 

  图6. 带有传感器的Class 1 MMI数字驱动器连接双向1-Wire主控器件

 

  连接双向主控器件需要图7所示附加电路。由于电平转换部分的上升和下降沿传输延时不同,当工作电压太高时,采用双向1-Wire主控器件的MMI驱动器可能不稳定。考虑到这一原因,正电源需要限制在大约3.3V。因此,双向主控器件必须为3V供电器件,例如DS2482。使用5V双向主控器件(例如DS2480B),会导致模拟开关的COM和NO电压超过V+电平,不符合所要求的工作条件。

  

 

  图7. 双向1-Wire主控器件接口的附加电路

  验证

  图6所示电路采用图7所示附加电路进行测试。1-Wire主控器件为DS9097U-S09,它基于DS2480B驱动器芯片。为确保稳定,正电压(V+)设置为3.4V。1-Wire主控工作在5V,不符合MAX4561模拟开关的电压要求(信号电压不得高于供电电压)。这解释了TP2上的干扰,但对电路功能没有其它不利影响。

  复位/在线检测周期

  图8所示为TP2 (顶部)、TP4 (中间)和TP6 (底部)信号。由于传感器网络中存在二极管,当从器件应答脉冲有效时,不能完全达到0V电平。底部波形显示了清晰的应答脉冲。TP6处的正向幅值对应于V+ 3.4V。

  

 

  图8. 复位/在线检测

  读时隙

  图9所示的节点与之前相同(TP2 = 顶部,TP4 = 中间,TP6 = 底部)。第一个时隙读1,第二个时隙读0。

  

 

  图9. 通信时隙

  总结

  当微控制器作为1-Wire主控,采用独立的端口进行读、写操作时,可以采用本文介绍的电路。但是,产生时隙和复位/在线检测信号的应用软件具有严格的定时要求,可能必须采用汇编语言编程。利用双向1-Wire驱动器芯片的附加电路,允许使用高级语言开发应用软件。

  由于其异步工作方式,当主控停止拉低1-Wire总线时,附加电路会引起尖峰脉冲。读0时,尖峰脉冲触发驱动器的有源上拉,造成驱动器上拉和MAX4561下拉之间的冲突。因此,当使用DS2482驱动器时,应该关闭有源上拉。尖峰脉冲也是双向1-Wire驱动器附加电路不能支持主控侧1-Wire从器件的原因。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物联网(M2M)技术向万亿级设备连接规模,标准化进程已成为打破技术壁垒、实现跨行业生态协同的核心驱动力。3GPP、IEEE与ETSI三大标准化组织通过差异化技术路径与协同创新,构建了覆盖通信协议、网络架构、安全机制的M2...

关键字: 3GPP IEEE ETSI

在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充电等高频电力电子应用中,全桥逆变器作为核心功率转换单元,其开关管(MOSFET/IGBT)的VDS(漏源极电压)波形质量直接影响系统效率与可靠性。实测数据显示,超过40%的逆变器故障源于VDS波形...

关键字: 全桥逆变器 驱动电路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汽车不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个移动的智能空间。随着人们对汽车电子设备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车内 USB 接口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从最初单纯为手机充电,到如今支持数据传输、连接各种智能设备,USB 接...

关键字: 接口 数据传输 汽车供电

根据Semico Research的预测,到2025年RISC-V芯片出货量将达到624亿颗,覆盖计算、消费电子和工业等领域。而在这其中,RISC-V MCU是整个RISC-V生态的基本盘,以高质量、应用驱动的解决方案为...

关键字: 青稞 RISC-V 沁恒 接口 MCU

在显示技术不断革新的当下,透明显示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成为了研究的热点领域。无论是智能窗户、车载抬头显示,还是增强现实(AR)眼镜等,透明显示都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然而,要实现高质量的透明显示,像素驱动电...

关键字: 驱动电路 透明显示

在电力电子领域,同步整流技术以其高效率、低损耗的特点,成为现代电源转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直流-直流(DC-DC)转换器中,同步整流技术通过使用两个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来控制电流的方向,从...

关键字: 同步整流电源 MOSFET 驱动电路

在电子电路领域,低边驱动芯片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功率驱动电路中,它负责控制功率 MOS 管的导通与截止,实现对负载的有效驱动。而在低边驱动芯片的设计中,钳位保护通常都将电压钳位到 MOS 管的栅极,这一设计选择并非偶然,而是...

关键字: 低边驱动芯片 驱动电路 MOS 管

压电陶瓷换能器作为一种能够实现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关键元件,在超声加工、医学超声成像、水声通信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其性能的优劣与驱动电路紧密相关,而压电陶瓷换能器的阻抗特性,无论是高阻抗还是低阻抗,都对驱动电路提出...

关键字: 压电陶瓷换能器 驱动电路 元件

NodeMCU是一个开源物联网平台,包含运行在expressif Systems ESP8266 Wi-Fi SoC上的固件,硬件基于ESP-12模块。NodeMCU的特点之一是可以使用Arduino IDE进行简单的编...

关键字: GPS NodeMCU ESP8266 接口 物联网

可控硅整流器(SCR)及其衍生器件如双向可控硅(Triac)、ACST和ACS等,在电力电子电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些器件的驱动电路设计和电源选择直接影响其性能和可靠性。在某些情况下,负电源成为优先选择的方案。

关键字: 可控硅整流器 驱动电路 负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