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控制 > 电子设计自动化

自2002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授权可以无执照使用超宽带(UWB) 无线电技术以来,大多数采用该技术的商业应用(如无线USB),都是基于用于高数据速率传输的频域调制技术(如OFDM)。UWB这种成熟的技术还可用于纳秒级的超短脉冲数据传输。这种被称为脉冲无线电(IR)的系统可通过调制诸如位置或者振幅等脉冲参数来传输信息。同时,通过测量脉冲的传输时间,还可以进行精确到厘米的测距。这为物流(包裹跟踪)、制造、搜救(如与救火队员的通信与定位)或智能导游等不同领域内的大量新型位置感知应用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




图1:该系统由非定制的赛灵思ML506板与定制的UWB子板连接而成


欧洲的PULSERS二期是一项由业界主导的UWB无线电技术合作项目,参与的重要行业和学术组织有30家,旨在设计和实施一种可实现每秒百万比特的数据传输速率、测距精度达4厘米的IR-UWB通信和测距系统。该系统由一整套相同的自主节点组成,每个节点都可以与网络中的其他节点通信并确定与其之间的距离。每个节点由一个定制UWB子板与一个现成的赛灵思ML506开发板上(见图1)连接而成。Virtex-5 SXT架构的卓越性能与MicroBlaze软处理器的灵活性相得益彰,使得我们在单个FPGA内即可部署整个基带信号链及所有高级系统层。

图2:由三个信标槽组成的周期信标帧夹杂在跳时帧之间


IR-UWB通信和测距

该系统使用支持四种可能的时间位移(4-PPM)的简单脉冲定位调制来传输信息,其中每个脉冲编码两个数据位。如图2所示,脉冲将分组为帧并在预定义的信标帧和跳时帧组成的栅格中传输。每个信标帧包含三个相同的可让客户用来进行测距或者通信的信标槽。我们原本计划将跳时帧用于基于跳时编码的高数据速率传输,不过我们将在此后的产品使用该技术,而现在所有的数据传输只在信标帧中进行。

我们现在用双向测距的方法进行测距。双向测距是通过测量从发送测距请求到从远程节点(见下表)收到回复的时间延迟来实现的。测距请求一般在信标槽1中发送,而测距回复则一般返回到信标槽3中。这给予了远程节点一个完整的信标槽间隔(信标槽2,大约33微秒)来处理收到的测距请求并计划输回的测距答复。

下载 (14.19 KB)

系统架构

超宽带子板上带有脉冲发射器和非相干接收器ASIC,这是我们专门采用IHP的0.25微米SiGe:C BiCMOS技术为该项目设计的。

如图3所示,用来产生UWB脉冲的发射器ASIC能够对所产生脉冲的振幅和位置进行调制。其包括的3.84GHz计数器可以精确地计划输出脉冲的传输时间并测量所接收脉冲的到达时间。

下载 (19 KB)

图3:UWB脉冲由7.68GHz的载波和高斯包络构成

接收路径在接收器ASIC中分为两支。带宽相对较窄(120MHz)的第一个分支主要用于通信和不太精确的脉冲计时,而精确的脉冲计时则通过采用全脉冲带宽 (750MHz)的第二个分支来完成。传入的脉冲由该分支上的高速比较器来加以探测。其输出结果可触发运行在发射器ASIC内部的3.84GHz计数器的读出。因此,每个接收到的脉冲到达时间可以260皮秒分辨率进行测量,也即空间分辨率大约为8厘米。


子板与Virtex-5 FPGA内的基带模块通过两条120MHz的数据总线进行通信。通信(COMM)总线负责传输ADC样本,而到达时间总线负责传输与收到的脉冲相关的高分辨率时间戳。两条总线都会通过XC95144XV CPLD,虽然并非必需,但其仍不失为一个出色的调试工具。我们可以设定CPLD在通往FPGA的总线上输出一系列伪随机数字。然后我们利用CPLD输出来调节FPGA的输入时序并验证总线线路的完整性。如果在不了解传输数据序列的前提下验证总线线路将会非常困难。

在FPGA 内部,基带模块(见图4)同时负责对发出的脉冲进行编码并解码收到的脉冲。而基带模块的传输相对简单,主要包括外部(CRC)和内部(卷积)编码。接收部分的实施还另外涉及一个信道估计器和一个定制的Viterbi解码器,因而要占用更多的资源。基带模块通过处理器局部总线(PLB)接口与处理器系统相连接。

图4:基带模块的接受(顶部)和传输链。

2010-1-6 12:34

计算出单程信号传输延迟,再乘以光速后,就得到了A和B之间的距离。

3.84GHz时钟的260皮秒时间分辨率为可实现大约8厘米的空间分辨率。不过,由于无线信号在两个节点之间被传输了两次,因而可以4cm的分辨率确定距离。

在知道自身与三个非共线参考节点的距离之后,移动节点可计算出其2D位置。而使用4个非共面的参考节点,甚至可确定出其3D位置。

作者:森海塞尔电气股份公司研发工程师Guy Eschemann,Guy.Eschemann@gmai.com;IMST GmbH项目经理Heinz Ludiger,Luediger@imst.de;IMST GmbH资深科学家Birgit Kull,Kull@imst.de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当地时间 9 月 8 日,SpaceX 与 EchoStar 正式达成一项价值 170 亿美元的频谱交易,SpaceX 将收购 EchoStar 旗下 AWS-4 频段(2GHz 频段)及 H 频段的频谱许可证,此举引发...

关键字: SpaceX EchoStar 星链 通信

在现代工业和汽车领域,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作为一种可靠且高效的通信方式,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在 CAN 总线系统中,有一个看似毫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元件 ——120Ω 终端电阻。这个小小的电阻,对于...

关键字: 控制器局域网 总线 通信

8月14日消息,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数据局介绍“十四五”时期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成就。

关键字: 算力 通信

北京2025年8月8日 /美通社/ -- 8月7日,浪潮信息发布面向万亿参数大模型的超节点AI服务器"元脑SD200"。该产品基于浪潮信息创新研发的多主机低延迟内存语义通信架构,以开放系统设计向上扩展...

关键字: 模型 节点 SD 通信

在现代通信技术的复杂网络中,射频(RF)滤波器犹如一位幕后英雄,虽鲜少被大众提及,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我们日常使用的智能手机,到构建通信基础设施的基站,再到新兴的物联网设备,RF 滤波器无处不在,默默保障着信号的顺...

关键字: 射频 滤波器 通信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5G 通信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从高速的数据传输到实时的物联网应用,5G 的影响力无处不在。然而,在这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技术背后,有一个常常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角色 —— 晶振。它如同幕后的...

关键字: 通信 数据传输 晶振

德国斯图加特 2025年7月2日 /美通社/ -- 国际关键通信协会The Critical Communications Association (以下简称TCCA)宣布...

关键字: 通信 TETRA TC 测试流程

近日,欧洲统一专利法院曼海姆分庭更新的一则诉讼信息,引发了全球科技界震动——联发科子公司HFI Innovation起诉了华为旗下五家子公司侵犯其LTE专利EP2689624。这场诉讼标志着两家科技巨头持续两年的专利纠纷...

关键字: 通信

为了进一步推动电子通信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EIS 2025 中国电子通信半导体数智创新峰会", 以 “智联万物·芯创未来 ”为主题, 将于 2025 年 10月 24日在上海隆重举办。

关键字: 通信 半导体

6 月 5 日,市场研究机构 Omdia 发布最新报告指出,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赋能下,全球 6G 网络商业化进程显著提速,预计 2027 年至 2030 年将成为 6G 技术的导入期,并于 2037 年起成为通信领域的...

关键字: 通信 人工智能 6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