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消费电子 > 消费电子
[导读] 虽然英特尔目前仍然是计算机芯片市场的老大,但是,也许未来的日子,英特尔将面临更多的挑战,特别是在其最大竞争对手AMD(超威半导体)收购图形芯片和芯片组供应商ATI之后。 AMD逾50亿美元收购ATI 7月2

      虽然英特尔目前仍然是计算机芯片市场的老大,但是,也许未来的日子,英特尔将面临更多的挑战,特别是在其最大竞争对手AMD(超威半导体)收购图形芯片和芯片组供应商ATI之后。

AMD逾50亿美元收购ATI

7月24日晚,AMD正式宣布以42亿美元现金加上5700万股普通股(总价值逾50亿美元)收购图形芯片和芯片组供应商ATI,令自己成为唯一一家拥有处理器和独立显示芯片技术的公司。

对于此次收购,AMDCEO鲁毅智表示,AMD与ATI的合并将改变芯片业的发展。AMD大中华区市场总监王妩蓉也表示,两公司合并后将使AMD增强商用和移动平台领域的竞争实力。并称整合后,AMD还将继续坚持开发平台的原则,并不会因为是竞争对手而不对其继续开放平台。

王妩蓉表示,未来AMD和英特尔的竞合关系能够维持多久并不明朗,但其认为此举将改变芯片市场格局。

不过,英特尔方面对此不以为然,并称由于采取了降低芯片价格和发布新产品的双重策略,过去两年来在中国市场损失的市场份额开始回弹。

据悉,AMD与ATI两家公司合并后,员工总数将达到1.5万人,年合并营收达到82亿美元(含闪存业务)。除此之外,新公司预计将失去每季度原ATI从英特尔平台产品上获得的1亿美元收入,不过,鲁毅智对“弥补”这一损失信心十足。

AMD正面挑战英特尔

面对AMD的气势逼人,芯片业老大英特尔显然开始如坐针毡。

反观前几年的芯片市场,尽管一开始英特尔面临着AMD、威盛以及矽统等几家芯片厂商的共同竞争,但是随着英特尔一家独大的局面越来越稳固,包括威盛以及矽统等其余芯片厂商纷纷退居二线,只留下AMD一家仍在苦苦支撑,对抗英特尔的“独断专行”。而AMD的苦苦支撑也终于有了回报。尽管此前AMD的产品只在电脑DIY攒机市场有一定份额,但是随着64位计算技术的推出,AMD开始蚕食英特尔的市场份额。

据悉,目前包括惠普、戴尔、方正等厂商已经开始选择采用AMD的处理器,而此前,英特尔处理器是这些主流电脑厂商不二的选择。

此外,随着双核处理器的推出,英特尔与AMD之间的竞争更是趋于白热化,双方甚至不惜开打“口水仗”。

今年年初,英特尔推出其“酷睿”的双核产品之后,AMD立即攻击英特尔的产品为“假双核”,并引发双方“真假双核”的纷争。

此后,今年6月份,AMD又率先发难,攻击英特尔即将发布的新型处理器性能低,功耗比AMD皓龙处理器高出三成。

面对AMD的挑战,英特尔方面也是不甘示弱,并当众对AMD皓龙与英特尔至强5100系列处理器进行现场测试。英特尔方面表示,最后的测试结果显示,英特尔的产品比AMD更加领先。事实上,除了“口水仗”,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英特尔与AMD也是真枪实弹开始了价格战。

英特尔利润创4年最大降幅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英特尔与AMD纷纷发布了自己今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由于大幅降低产品价格,无论英特尔还是AMD,利润都有明显下降。

财报显示,英特尔营收与利润双双下降,净利润较2005年同期衰退57%降至9亿美元,创近4年来最大降幅纪录,营收仅为80亿美元,也较去年同期下降13%。

据悉,2005年底AMD的市场占有率不断飙升,2006年上半年达到巅峰,第一季市占率达到21%。为了稳住阵脚,英特尔以降价进行反击,希望借价格优势遏制不断下滑的市场占有率,4月底,其PentiumD系列处理器降价幅度最高达50%。

除了降价,英特尔也加速了管理层的调整。英特尔CEO保罗?欧德宁同时表示,自4月中旬启动的90天重组计划已经完成一半,其中包括出售部分通讯芯片部门给Marvell,以及裁员1000名经理,除此之外英特尔还计划将在2006年底前将员工总数降至10万名以内。

虽然凌厉的攻势令英特尔如芒在背,但是面对英特尔迅速的回击,AMD第二季度的业绩较第一季度的利润和运营收入也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为了迎战英特尔价格战,AMD也在6月中旬跟进降价,财报也因此受到冲击。第二季AMD营收12.2亿美元,净利8880万美元,低于分析师的预测。

此外,AMD又率先启动新一轮价格战。日前其宣布对所有台式机处理器实施降价措施,新的SocketAM2处理器平均降幅高达47%,而针对低端市场的闪龙及单核速龙处理器的售价都已跌入100美元之下。业内人士认为,正是由于AMD的卧薪尝胆,不断壮大,才使得CPU市场更具活力,没有让英特尔在市场上形成绝对垄断。从32位技术进化到64位,以及双核技术的诞生,AMD向市场霸主英特尔不断发起的挑战,客观上使得电脑芯片技术能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演进,也使得个人使用电脑的成本逐渐降低。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