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智能硬件 > 半导体
[导读]抢滩万亿4G产业商机:传下月18日发牌照,中移动招标20万基建设备,中兴贝尔烽火中标参与,前期建设拉动5000亿投资,4G网络正式商用后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3G余温未降,4G即将上马,5G已在列队——通讯行业更新换代的

抢滩万亿4G产业商机:传下月18日发牌照,中移动招标20万基建设备,中兴贝尔烽火中标参与,前期建设拉动5000亿投资,4G网络正式商用后产业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3G余温未降,4G即将上马,5G已在列队——通讯行业更新换代的节奏惊人。

经历了3G缺席的教训后,中国移动快速抢跑,除率先启动4G设备招标外,还于近日首发了4G手机,伺机在4G时代卷土重来。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则紧随其后。

根据专业人士测算,整个4G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那么,谁会从中受益呢?

电信巨头再掀争夺战

11月4日,市场传出消息称国内4G牌照发放日期已确定。理财周报记者接触到的通信设备研究员透露:“基本上说年底前能发,大家说得比较多的版本是12月18日。”

多数市场人士分析,TD-LTE牌照发放对中国移动的意义最大。

受限于3G(TD-SCDMA)薄弱产业链,3G时代中国移动步履维艰,高端用户被中国联通、中国电信频频挖角,中国移动寄望靠4G打个翻身仗。“移动的3G一直做得很失败,所以它直接放弃了这块,升级做4G。在4G上它是领先的。”华南某基金人士表示。

中国移动在4G上的确抢先了一步。目前中国移动正在进行超过20万个基站的招标采购,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主要城区,预计将在2014年上半年完成部署,届时全国主要城市都将实现4G网络覆盖。

其他动作也不断推出。11月6日,中国移动首发4G手机。在前述通信设备行业分析师看来,“这标志着中国移动4G正式进入运营,4G时代开启。”

目前,对于中国移动而言,万事俱备,只待牌照发放。而在3G大赢家中国电信的角度,其主要精力仍将放在更为前沿的FDD-LTE建设上。前述通信设备研究员向记者解释,“FDD-LTE也是4G,更先进的国际主流标准。”迫于这两大竞争对手的压力,中国联通布局4G则更像被“绑架”——跟着大家一起上。

竞争还远远不止如此。

华为来了,以“搅局者”和“挑战者”的姿态。同样是在11月6日,2009年已开始5G早期技术研究的华为对外宣布,在2018年前至少投资6亿美元,用于5G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华为认为,2020年起有望实现5G移动网络的商用,届时网速达到4G的100倍。

对此,前述华南某基金人士认为,“3G其实也发展得不是很好,4G已经很先进了,5G应该是几年后考虑的事情,还没那么快。”

不过,4G市场前有追兵,后有来者,已然成为定局。

4路径掘金4G概念股

据工信部和中科院等权威部门和机构预测,4G网络前期建设拉动的投资规模在5000亿元左右,网络正式商用后,还将带动终端制造和软件等上下游行业,产业规模将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对于这个巨大的新市场全行业都充满了期待。

“如果4G能拿到牌照开始大量投入,带来的相关机会可能会很多,不是惠及一两家公司,而是整个板块。”前述华南基金人士表示。

在他看来,基站板块将成为国内4G盛宴的最大受益者。“做4G就要铺很多网络,买很多电信设备,无论它运营成不成功,但是前期的投入肯定是很大的。”

从移动和电信的4G招标可见一斑。

移动日前公布的2013年TD-LTE无线主设备招标结果显示,华为、中兴等9家企业中标。其中中兴通讯和华为均占26%的份额。而中国电信的4G招标,中兴通讯、华为、上海贝尔分别获得32%、29%、16%的市场份额,新邮通和大唐电信份额都为6%,爱立信和NSN都为4%,烽火通信为2%。

记者接触到的一位通信设备分析师表示:“无线设备商我们主要看好中兴通讯,以大富科技、武汉凡谷为代表的无线发射配套设备提供商也将受益。不过,4G发展基站建设,即4G信号覆盖,目前确实还存在不少问题。”

其次受益的将是传输板块。相关研报指出,未来两年传输网将是运营商投资重点,烽火通信是传输投资建设的首选标的。“光通信设备商如亨通光电、中天科技、长江通信等光纤光缆供应商也值得关注。”

再次是网优板块。相关个股包括三维通信、中创测信、世纪鼎利、华星创业、三元达、拓维信息,等等。

最后才是增值服务板块。10月8日发改委发布的消息透露出将组织实施移动互联网及第四代移动通信(TD-LTE)产业化专项,支持重点包括移动智能终端新型应用系统研发及产业化、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可穿戴设备研发及产业化、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八个方面。

宏源证券分析师赵国栋认为,移动智能终端新型应用系统研发及产业化,利好科大讯飞;面向移动互联网的可穿戴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利好北京君正;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利好梅泰诺;移动智能终端开发及产业化环境建设,利好中兴通讯;高速宽带无线接入设备研发及产业化,利好中创信测;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利好拓尔思。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驱动电源

在工业自动化蓬勃发展的当下,工业电机作为核心动力设备,其驱动电源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其中,反电动势抑制与过流保护是驱动电源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集成化方案的设计成为提升电机驱动性能的关键。

关键字: 工业电机 驱动电源

LED 驱动电源作为 LED 照明系统的 “心脏”,其稳定性直接决定了整个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然而,在实际应用中,LED 驱动电源易损坏的问题却十分常见,不仅增加了维护成本,还影响了用户体验。要解决这一问题,需从设计、生...

关键字: 驱动电源 照明系统 散热

根据LED驱动电源的公式,电感内电流波动大小和电感值成反比,输出纹波和输出电容值成反比。所以加大电感值和输出电容值可以减小纹波。

关键字: LED 设计 驱动电源

电动汽车(EV)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代表,正逐渐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是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作为电机驱动系统中的关键元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和...

关键字: 电动汽车 新能源 驱动电源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街道及停车场照明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公共安全、居民生活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随着科技的进步,高亮度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因其独特的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光源,成为大功率区域...

关键字: 发光二极管 驱动电源 LED

LED通用照明设计工程师会遇到许多挑战,如功率密度、功率因数校正(PFC)、空间受限和可靠性等。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功率因数校正

在LED照明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LED驱动电源的电磁干扰(EMI)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电磁干扰不仅会影响LED灯具的正常工作,还可能对周围电子设备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引发系统故障。因此,采取有效的硬件措施来解决L...

关键字: LED照明技术 电磁干扰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效率高的特性,而且开关电源的变压器体积比串联稳压型电源的要小得多,电源电路比较整洁,整机重量也有所下降,所以,现在的LED驱动电源

关键字: LED 驱动电源 开关电源

LED驱动电源是把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以驱动LED发光的电压转换器,通常情况下:LED驱动电源的输入包括高压工频交流(即市电)、低压直流、高压直流、低压高频交流(如电子变压器的输出)等。

关键字: LED 隧道灯 驱动电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