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持续的高温天气让很多地区都受到了用电影响。成都省也因此不得不让电于民,很多企业也都停工停产。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我国更是将其列入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中。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我国减少石油消耗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其发展高度关注,陆续出台了各种扶持培育政策,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行业标准、产业联盟、企业布局、技术研发等方面也取得了明显进展,有望肩负起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历史重任。
新能源汽车的标准体系建设是一个大问题,国家标准委目前正在制定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标准。新能源汽车驱动方式、驱动结构、电源结构的变化,充电设施、充电站的变化,都需要制定新的标准来规范。有了标准之后,产业的发展才有依据,否则,不同企业制定不同的标准,导致接口不统一,会造成社会资源的重大浪费。现在据我了解,新能源汽车充电的接口标准已经有了,充电设施也有了一些初步的标准。当然,标准的制定本身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新能源汽车大量的生产和使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完善和更新。有一种说法,叫“标准先行”,用标准来引导企业,但这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难做到,有些存在的问题没有通过大规模的使用是反映不出来的,也就很难把这些问题吸收到标准的调整之中。国外也是如此,有关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标准都在制定和完善之中。
近两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一方面是引导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增加光伏,风力等新能源发电的占比;另一方面大力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提升新能源汽车占汽车总产量的比例。两个方面取得的成效显著,占比均得到明显提升,新能源汽车占比已经接近25%,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从社会上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驱动方式的改变,同时对能源基础设施、能源结构的调整也有它的需求。
汽车电子化已经成为在智能化、网联化和电动化趋势下开发新车型、改进汽车性能的重要技术措施,推动汽车由单纯的交通运输工具逐渐转变为智能移动空间,兼有移动办公、移动家居、娱乐休闲、数字消费、公共服务等功能。汽车电子对产品质量要求更加严格。随着汽车电子产品种类的逐渐增 多和复杂度的不断提升,汽车电子系统化及模块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与消费电子相比, 汽车电子关系到汽车的行驶安全,同时面临更加严苛的使用环境,对产品质量的要求更为严格。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推广和应用,汽车电子产品也面临着更高的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的要求。
现如今的汽车产业都在朝着“新四化”方向发展,即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而电动化指的便是新能源动力系统领域,中国汽车工业转型的关键窗口期“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
我国大力推广新能源也是在一定程度上为了减少对于化石燃料的依赖,因为电能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去获取。0排放的纯电车型还可以优化城市空气质量,保护环境,有助于我国早日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所以使用新能源去替代化石能源是大势所趋。但实际上近些年除了纯电动汽车以外,还有例如氢燃料、甲醇等新兴燃料形式也在同步发展,只是这些燃料形式也遇到了各自的瓶颈,所以总的来说未来究竟是属于哪一种车型的,就要看谁能率先突破技术瓶颈,率先占领市场。
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已然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大项,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家对于环保和资源的认知越来越深入,探索更清洁、更长久的新能源迫在眉睫,近些日子以来,油价的节节攀升,更是让众多车主朋友们头疼不已,石油这类不可再生能源,即便是价格再高,也无法遏制它们被过度开发的现状,也正因新能源汽车,电动车的热度可谓是愈来愈烈。
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与改造,在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管理,逐步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监测感知网络化、运营管理智能化,对接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支撑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围绕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提出四方面重点任务,其中推进城市智慧化转型发展令人瞩目。
2022年7月29日,由国家电投、上海电气、申能集团主办的“绿色电力 美好生活”高峰论坛暨纪念中国有电140周年活动在沪举行。本次活动邀请政府、学界及企业人士,共同探讨和展望“双碳”目标下加快绿色低碳能源转型路径,分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建设低碳智慧城市的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让绿色电力赋能美好生活。
全球汽车供应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际局势演变、芯片供应紧张等因素干扰,庞大的制造体系暴露出脆弱的一面,供应链安全问题成为汽车行业关注度最高的话题,全球汽车行业步入“缺芯周期”。汽车行业可能要到2023年或甚至更长时间才能从芯片短缺中恢复过来。
针对汽车芯片供应短缺、芯片价格高涨的困境,政府、芯片厂商、系统供应商等共同致力于提升汽车芯片产量、恢复市场秩序,监管部门加大查处力度,以及后续芯片产能持续释放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汽车芯片供应将逐月改善,芯片产能有望回到正常供应轨道上,这场全球缺芯危机也将迎刃而解。随着芯片短缺逐月缓解、海运价格不再持续上涨,预计整车行业盈利能力将会逐渐恢复,且预计部分公司盈利改善幅度将远好于行业平均水平。
8月18日,宁德时代与一汽解放合资公司揭牌暨签约仪式在石家庄市正定县举行,宁德时代与一汽解放共同成立“解放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着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新的科技革命催生了更多元的“玩家”加入战局。未来,汽车智能化的产品属性、产业价值链和生态结构都将面临被颠覆。
汽车电子芯片是用于汽车上的芯片统称车用芯片。 将电路制造在半导体芯片表面上的集成电路又称薄膜(thin-film)集成电路。另有一种厚膜(thick-film)集成电路(hybrid integrated circuit)是由独立半导体设备和被动组件,集成到衬底或线路板所构成的小型化电路。最近一两年新能源汽车正在由之前的星星之火,转为燎原之势。而其所要用到的汽车芯片,自然也开始闻风而动。
随着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正迎来新一轮的大变革。未来的汽车将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有机体,新能源汽车成为具有移动能力的信息搜集、交互和处理终端,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方向将向规格化定制和智能制造转型,跨界融合更加紧密,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层出不穷。
我们正处在一个振奋人心的科技时代。5G、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的快速融合与迭代,推动了基础理论科学的实践应用,也加速着传统汽车产业的智能化、网联化变革。在智能网联这个汽车、科技、通信等产业深度融合的代表性应用领域,进化更是每分每秒都在发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力度空前未有,成为目前新兴化产业中的热点发展产业。与此同时,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从实验室走向应用市场的发展初期,所形成的新安全需求亟待解决与重视。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的不断加快,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发展、未来趋势等问题也逐渐成为热点。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面,所有新兴产业都会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应用示范到市场推广、从起步期到发展期再到成熟期的过程,新能源汽车产业也不例外。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到达突破的关键点,产品、市场都已做好准备,基础设施正在变革,未来新能源汽车可以有很多的期待。电动化本身就是产业变革的一部分,它引发了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同时,由于智能网联有利于汽车朝智能化方向发展,电动车成为了万物互联转型的最佳载体。
2022年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我们有很多见证历史的时刻。汽车行业是整体受负面影响比较大的行业,车市从2018年开始下行,到2021年止跌回升后,又一次面临重大的考验。但是每一朵乌云都有金边,中国车市的金边就是新能源。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克服疫情多点散发等重重困难,实现了平稳快速发展。有关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渗透率为21.6%。而提及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相关的话题总是与之相伴。中国汽车行业整体市场深度指数(即先进技术配置的整体渗透率)提升显著,功能表现指数有所下降;品牌阵营之间智能化表现接近,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今晚,法拉第未来宣布新融资,称新的担保票据工具提供5200万美元(约3.5亿人民币)的承诺资金,并表示正与多个投资者积极商谈追加融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