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大大提高,有关新能源汽车的相关配套设施也逐步完善。目前,新能源汽车由过去单纯的以运营车为主导,进入到私人购车市场的加速发展阶段。整体而言,在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宏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即便是我国电动车补贴政策开始逐步退出,但又通过延续购置税减免政策,使得整个新能源汽车消费没有受到影响,依然会保持高增速状态。
所谓“新能源汽车”,就是依靠科技创新、以新能源为动力、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一代节能环保的汽车。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形成了多品种、全系列的各类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及配套体系,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生产大国。与此同时,我国新能源汽车也在快速发展,对于中国这个石油资源匮乏和环境压力大的国家来说,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2020年以来,“缺芯”问题笼罩全球车企,至今已持续两年之久。“缺芯”现象何时能缓解?不仅汽车行业缺芯,从整体情况来看,包括家电行业、智能穿戴设备行业,市场整体对芯片的需求仍相对旺盛。由于全球芯片产能、扩产进度跟需求有一定的错配,导致整体来看芯片供给确实不够。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从产品结构来看,新能源汽车对芯片的需求是传统车的10倍左右,这对芯片产能扩充也带来一定量的冲击,使得新能源汽车芯片一直处在供给不太正常的状态。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比重一直在50%左右,并且有持续上升的可能。汽车芯片与其他国产芯片一样,面临恶性循环,如今,国内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同时,在全球半导体产能紧缺的大背景下,汽车半导体厂商面临很好的试错窗口期,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帮助国内汽车芯片厂商做迭代优化。
新能源汽车具有低能耗、轻污染等传统燃油汽车不可比拟的优点,可以改善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所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研发,并作为中国战略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的重点领域。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政府大力持续的扶持引领下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汽车的发展历经百年,解决了人类需求的衣、食、住、行中行的问题。自工业革命以来,汽车的动力形式和能源类型也变革了很多次。目前全球汽车正在完成从传统汽车到新能源智能汽车的演变过程,未来渗透率将会大幅提升,在我国新能源车竞争能力明显提高,动力锂电池、驱动电机、车配电脑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获得重大成果,安全性水准全方位提高。
新能源汽车已经是未来5-10年确定的趋势,这里面有政策的趋势,有环保的趋势,能源的趋势,也有科技进步的趋势。全球汽车发展的唯一方向就是新能源化,或者说是电动化,这已经成为全球各国家和企业的共识。过去,很多国家对这点存在争议和摇摆,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则一直在增长,不断迈上新台阶。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新能源化这个不可逆的态势已基本形成。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处理电动汽车的废旧锂离子电池成为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目前来讲,电动汽车电池循环利用方面的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处理大量废旧电动汽车电池的争论一直在继续,大部分汽车生产中产生的废料、回收物和预生产车辆会被作为废弃物进行处理。
汽车的出现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诸多的便捷,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提升,燃油车市场已经非常成熟。不过,燃油能源造成的污染也是越来越严重了。为了解决燃油车排放污染的问题,新能源概念诞生了。
谁能想到,一家成立几十年不到的中国车企,竟然跃居了全球市值排行榜的第三名?
随着汽车产业链股集体持续走强,宁德时代今日盘中亦明显拉升,一度涨超5%,市值重回1万亿元上方,“万亿宁王”称号回归。
据此前报道,今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
在全球汽车电动化大趋势下,锂矿资源成为各大巨头争先布局的目标。
5月30日消息,据@央视财经,今日晚间,比亚迪董秘 李黔在央视财经《财访》节目中谈到了为什么砍掉燃油车等问题。
近日消息,据@财联社报道,其从知情人士处获悉,目前宁德时代已收到客户宝马公司《定点通知书》,将为宝马新款电动车型提供圆柱型电池供应。
比亚迪高端品牌腾势,是由比亚迪和奔驰联手打造,全新首款车型D9已正式发售,而此次比亚迪腾势王者归来,市场竞争力也是十足,官方消息,腾势D9的订单已破13680辆,创下国产高端MPV的订单纪录。
上海作为国内电动车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此次在汽车促销费方面,力度也同样巨大。
以共建、共享、共用的系统性思维,以数字孪生+GIS为技术依托,以物联网可视化为优势,聚焦“数字底座”建设和“场景应用”拓展,为智慧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长沙2022年5月28日 /美通社/ -- 随着环保意识增强以及建筑行业绿色发展,建筑新材料行业成为新蓝海。5月28日,中联重科旗下湖南中联重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重科新材料)与湘阴县政府签约,中联重科新材料总部及产业基地项目将落户湘阴。这是中联重科新材料产业布局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