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当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荣膺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喜报传来,已在公司连续奋战超过31天的驻厂员工们仿佛被注入“芯”动能。
2022第一季度财务亮点: 一季度实现收入为人民币81.4亿元,同比增长21.2%,创历年同期新高。 一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现金人民币16.4亿元,同比增长36.1%。一季度扣除资产投资净支出人民币8.7亿元,自由现金流达人民...
当地时间4月21日,调研机构IC Insights发布报道称,集成电路行业的波动性体现在每年晶圆开工量的大幅波动上。例如,在过去五年中,晶圆开工年增长率从2019年的-4.7%到2021年的19.0%不等。该行业的晶圆产能也随着市场条件的变化而波动,但其变化通常不像晶圆开工那样剧烈。过去五年中,晶圆产能的年增长率从2016年的4.0%到2021年的8.5%不等。
为增进大家对芯片的认识,本文将对芯片的组成材料以及芯片的详细分类予以介绍。
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罗姆集团旗下的 SiCrystal GmbH(以下简称“SiCrystal”)迎来了成立25周年纪念日。
4月7日,观察者网从中国长城官网获悉,该公司旗下郑州轨道交通信息技术研究院(下称:郑州轨交院)在研制半导体激光隐形晶圆切割设备的经验和基础上,推出支持超薄晶圆全切工艺的全自动12寸晶圆激光开槽设备。
近日,Knometa Research发布了一则关于全球晶圆生产的数据调研报告。
3月23日消息,由于全球8吋晶圆产能供应持续紧缺,使的依赖于8吋晶圆产能的微控制器(MCU)供应也是持续紧张。据市场研调机构Yole Developpement最新报告指出,预期MCU价格将在2022年将维持涨势,且产品单价强劲态势有望维持到2026年。
3月14日,TrendForce集邦咨询发布一份最新数据,其中显示,2021年第四季前十大晶圆代工厂产值合计达295.5亿美元,季增8.3%,已连续十季创新高,不过成长幅度较第三季略收敛。
公司就出售美国缅因州南波特兰的工厂达成最终协议,并完成比利时工厂的出售
近日,有消息称,晶圆代工端计划在今年第一季度再次进行全面涨价,此次涨价的涨幅在5%到10%之间,与去年平均20%以上的涨幅相比略低。
SEMI指出,29座晶圆厂,其中今年底前会启动建置19座,2022年再开工建设另外十座,其中,台湾与大陆各有八个晶圆新厂建设案,领先其他地区,其后依序是美洲六个,欧洲/中东三个,日本和韩国各二个。
新型探针卡适配器和 SPECS 软件支持制造产能平稳提升
从富士康官方获悉,11月26日上午,富士康半导体高端封测项目投产仪式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伴随着首条晶圆级封装测试生产线顺利启动,项目正式进入生产运营阶段。据了解,该项目是富士康科技集团首座晶圆级封测厂,通过导入全自动化搬运、智慧化生产与电子分析等高端系统,打造业界前沿的工业4....
晶圆工艺是一种生产工艺,晶圆工艺是从大的方面来讲,晶圆生产包括晶棒制造和晶片制造两大步骤,它又可细分为以下几道主要工序(其中晶棒制造只包括下面的第一道工序,其余的全部属晶片制造,所以有时又统称它们为晶柱切片后处理工序)。
半导体是一项对现代社会的各方各面都不可或缺的基础技术,它们的应用远远超出了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云基础设施等典型的信息和通信技术,例如,医院、汽车制造商和电力公司都依赖于越来越复杂的芯片。
晶圆是指制作硅半导体电路所用的硅晶片,其原始材料是硅。高纯度的多晶硅溶解后掺入硅晶体晶种,然后慢慢拉出,形成圆柱形的单晶硅。
半导体工业对于晶圆表面缺陷检测的要求,一般是要求高效准确,能够捕捉有效缺陷,实现实时检测。较为普遍的表面检测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针接触法和非接触法,接触法以针触法为代表;非接触法又可以分为原子力法和光学法。
分层划片工艺,根据划片材料的厚度,在划片深度方向采用分层进给的方式进行划片。首先进行开槽划片,采用比较小的进给深度,以保证刀具受力小,降低刀具磨损,减小划片刀崩边,然后再划片到 UV 膜厚度 1/2 的位置。
抛光过程随着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芯片特征尺寸越来越小,互连层数越来越多,晶圆直径也不断增大。要实现多层布线,晶圆表面必须具有极高的平整度、光滑度和洁净度,而化学机械抛光(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 CMP)是目前最有效的晶圆平坦化技术,它与光刻、刻蚀、离子注入、PVD / CVD 一起被称为 IC 制造最核心的五大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