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模拟 > 模拟技术
[导读]芯片越来越精微,很多人认为摩尔定律未来不久就会时效。不过,芯片厂商仍然在不断探索物理世界的极限,从 3nm 工艺到 2nm 工艺,从 2nm 工艺到 1.4nm 工艺,再从 1.4nm 工艺到 1nm 工艺,后者被视为摩尔定律的物理极限。

芯片越来越精微,很多人认为摩尔定律未来不久就会时效。不过,芯片厂商仍然在不断探索物理世界的极限,从 3nm 工艺到 2nm 工艺,从 2nm 工艺到 1.4nm 工艺,再从 1.4nm 工艺到 1nm 工艺,后者被视为摩尔定律的物理极限。

从目前的芯片制程技术上来看,1nm(纳米)确实将近达到了极限!为什么这么说呢?芯片是以硅为主要材料而制造出来的,硅原子的直径约0.23纳米,再加上原子与原子之间会有间隙,每个晶胞的直径约0.54纳米(晶胞为构成晶体的最基本几何单元)!1纳米只有约2个晶胞大小。

纳米也属于长度单位,可能很多人不了解它到底有多小?毫米(mm)、厘米(cm)、米(m)大家都比较熟悉,10mm=1cm,100cm=1m,1mm=1/1000m。单位长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m=1000mm,1mm=1000μm,1μm=1000nm,即1nm=10^-9m,相当于1米平均分成10亿份!每一份为1nm。

XX nm制造工艺是什么概念?

芯片的制造工艺常常用90nm、65nm、40nm、28nm、22nm、14nm来表示,比如Intel最新的六代酷睿系列CPU就采用Intel自家的14nm制造工艺。现在的CPU内集成了以亿为单位的晶体管,这种晶体管由源极、漏极和位于他们之间的栅极所组成,电流从源极流入漏极,栅极则起到控制电流通断的作用。

所谓的XX nm其实指的是,CPU上形成的互补氧化物金属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栅极的宽度,也被称为栅长。栅长越短,则可以在相同尺寸的硅片上集成更多的晶体管——Intel曾经宣称将栅长从130nm减小到90nm时,晶体管所占面积将减小一半;在芯片晶体管集成度相当的情况下,使用更先进的制造工艺,芯片的面积和功耗就越小,成本也越低。

今年的苹果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发布了iPhone14系列,首次采用一代两款芯片的方式,仅iPhone 14 Pro 版搭载了全新A16仿生芯片,采用4纳米工艺,160亿个晶体管,该6核CPU领先比竞争对手快40%;但不是传闻中的3nm,各方面性能也没有明显提升,被吐槽挤牙膏。

而在近日,又有了最新的爆料,据《经济日报》公布的一份来自摩根士丹利的报告称,苹果计划在2024年,也就是在iPhone 16系列上将会采用台积电技术的3nm制程工艺芯片。按照相关规划,iPhone 16和iPhone 16 Plus可能使用第一代3nm制程,16 Pro系列则跳到更省电的第二代3nm制程。

据传苹果将使用台积电的第二代3nm工艺量产M3和A17仿生,这两款芯片预计将在明年推出,但苹果有可能将 A18 仿生的新制造工艺保留到2024年。当然,这一切都取决于台积电是否能继续每月生产足够数量的晶圆而不遇到生产障碍,因为高通和联发科等客户也希望将该技术用于他们自己的移动芯片。这样一来,难道明年的iPhone 15难道都不值得期待了吗?大家怎么看呢?

值得注意的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分析师的追踪报告显示iPhone 14 Pro和Pro Max的产量低于需求,导致发货时间延长之后,苹果也在官网披露主要代工厂的生产受到了影响,产量大幅降低,用户将经历更长的等待时间,才能收到他们的新产品。

据台湾《工商时报》报道,继竹科 2nm 厂之后,台积电将启动先导计划,预计最新 2nm 以下(1nm)制程拟落脚新竹科学园区辖下的桃园龙潭园区。

对此,竹科管理局长王永壮回应称,关于个别厂商布局情况,在厂商宣布之前不便透露,但单纯以龙潭园区来说,第一期事业专用区用地已差不多满了,第二期主要规划为公园、绿地开放空间,未来若有新厂想要进驻、设厂,确实要展开第三期基地评估规划工作。按照这个情况,台积电已经为 1nm 做规划了,正式量产 1nm 工艺可能要到 2027 年去了。

而要量产 1nm 工艺,更先进的下一代 EUV 光刻机就成为了重中之重。据悉,ASML 的下一代 EUV 光刻机试验型号最快明年出货,2025 年后正式量产,这基本在台积电的节奏之中。不过,这种 EUV 光刻机的售价将达到 4 亿美元以上。若摩尔定律不死,2028年实现1nm的芯片,但之后就是数字的游戏了根据摩尔定律,晶圆管的密度每18个月就会增加一倍,因此性能也就翻了一番。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摩尔定律一直在发展,但到了7nm之后,这种规律就被打破了,比如5nm和3nm的发展速度就会大大降低,这也是为什么摩尔定律已经失效的原因。然而,比利时的IMEC却公布了一份最新的芯片生产技术路线图,上面写着2036年的0.2nm制程,表明芯片的生产将继续遵循摩尔定律。

从2024年到2024年,A14到1.4nm,2028年到1nm,2036年,N3到0.2nm。同时,晶圆管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从FinFET开始,到了2nm,GAAFET就变成了CFET。但是,请注意我上方的绿色方块,这是MP金属栅极间距,它是用来表示晶体管密度的。

从1nm开始,它的体积就会越来越小,到了1nm的时候,已经达到了16nm,但无论技术如何进步,它的性能都停留在16nm到12nm之间。也就是说,不管是1纳米、0.5纳米、0.2纳米,晶体管的密度都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其实,先前就有科学家说过,到了1nm以后,量子隧道效应就有可能导致半导体的失效,所以1nm以后,这种MP金属栅极间距就没有变化了。

声明:该篇文章为本站原创,未经授权不予转载,侵权必究。
换一批
延伸阅读

上海2025年9月5日 /美通社/ -- 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东浩兰生(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东浩兰生会展集团上海工业商务展览有...

关键字: 电子 BSP 芯片 自动驾驶

9月1日消息,继小鹏、零跑后,现在小米汽车也宣布了8月的交付量。

关键字: 小米汽车 芯片

当地时间 8 月 22 日,美国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公司宣布与美国联邦政府达成协议,后者将向英特尔普通股投资 89 亿美元,以每股 20.47 美元的价格收购 4.333 亿股英特尔普通股,相当于该公司 9.9% 的股份。

关键字: 英特尔 半导体 芯片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AI)和高性能计算(HPC)的迅猛发展对 GPU 芯片的性能提出了极高要求。随着 GPU 计算密度和功耗的不断攀升,散热问题成为了制约其性能发挥的关键因素。传统的风冷方案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散...

关键字: 人工智能 高性能计算 芯片

8月20日消息,博主数码闲聊站暗示,9月底大概率只有小米16系列会亮相,其它骁龙8 Elite 2旗舰、天玑9500旗舰新品都将排到10月份,新机大乱斗会在国庆假期之后开始。

关键字: 小米雷军 芯片

8月2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英伟达宣布将自研基于3nm工艺的HBM内存Base Die,预计于2027年下半年进入小规模试产阶段,此举旨在弥补其在HBM领域的技术与生态短板。

关键字: 英伟达 黄仁勋 芯片 显卡

继寻求收购英特尔10%的股份之后,近日又有消息称,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通过《芯片法案》资金置换股权的方式,强行收购美光、三星、台积电三大芯片巨头的股份。若此举落地,美国政府将从“政策扶持者”蜕变为“直接股东”,彻底重塑全球...

关键字: 芯片 半导体

在集成电路设计流程中,网表作为连接逻辑设计与物理实现的关键桥梁,其分模块面积统计对于芯片性能优化、成本控制和资源分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 Python 实现网表分模块统计面积的功能,从网表数据解析到面积计...

关键字: 网表 芯片 分模块

8月19日消息,封禁4个多月的H20为何突然又被允许对华销售,这其实是美国设计好的。

关键字: 英伟达 黄仁勋 芯片 显卡

8月17日消息,美国对全球挥舞关税大棒,已经开始影响各个行业的发展,最新的就是半导体产业,总统更是放话要把关税加到300%。

关键字: 芯片 英伟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