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技术 > 通信先锋
[导读]4月底,被誉为中国“AI四小龙”的云从科技披露了2024年年报,不仅营收同比大幅下滑36.69%至3.98亿元,亏损也同比扩大8.12%至6.96亿元,这也是云从科技近年来业绩低谷。

4月底,被誉为中国“AI四小龙”的云从科技披露了2024年年报,不仅营收同比大幅下滑36.69%至3.98亿元,亏损也同比扩大8.12%至6.96亿元,这也是云从科技近年来业绩低谷。

回顾云从科技的IPO招股书上市后的历年财报数据显示,2017-2024年度,公司营收分别为6453.37万元、4.84亿元、8.07亿元、7.55亿元、10.76亿元、5.26亿元、6.28亿元、3.9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06亿元、-1.81亿元、-6.40亿元、-8.13亿元、-6.32亿元、-8.69亿元、-6.43亿元、-6.96亿元。

显然,2024年是云从科技近7年来营收最低的一年,也是云从科技有财务数据披露以来连续第8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超45.8亿元,远超IPO募资总额(17.28亿元)。

对于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云从科技解释称是“公司主动推进产品组合与客户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通过收缩低附加值业务单元、聚焦优质客户群体,推动业务质量结构性优化,却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新签订单规模的收缩。”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似乎是由于AI市场早已进入了生成式AI时代,云从科技仍依赖计算机视觉单点技术,未能及时转向大模型研发,市场被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及新锐企业(DeepSeek)挤压,导致了云从科技订单规模锐减,新签订单拓展受阻,收入大幅下跌。

根据云从科技2022年上市初期公布的招股书显示,其预计2022年到2025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6.82亿元、25.01亿元、32.27亿元、40.1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3.60%。但实际上,云从科技的真实业绩与当初的预期相去甚远。

从云从科技的毛利率来看,由于依赖外购硬件及价格战挤压利润空间,2024年毛利率仅35.81%,显著低于同行(商汤科技2024年毛利率为42.9%)。

从云从科技的现金流来看,其2024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3.07亿元,同比下降28.1%,已经连续四年为负。截至2024年底,云从科技账面货币资金仅剩8.38亿元,若按当前亏损速度,云从科技的资金链或将在两年内断裂。

虽然云从科技在2023年拟募资36亿元用于大模型研发,但是并未成功,即便随后拟募资额降至18.52亿元仍失败,反映投资者对持续亏损的担忧。

在公司营收不断下滑、亏损持续扩大、现金流持续为负、融资困难、资金链岌岌可危的同时,云从科技的研发体系似乎也出现了“崩塌”。

从研发投入来看,云从科技2024年的研发费用同比下滑了18.27%至4.72亿元,2022年时还有5.6亿元。与此同时,2024年云从科技还出现了大规模的裁员,其中研发人员更是锐减了51%。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云从科技员工人数已由2023年底的801人大幅减少了43%至453人,研发人员更是从467人锐减51.2%至228人,就连其三大核心技术人员之一的云从科技副总裁、AI平台负责人张岭也离职了。

对于云从科技来说,今年将是极为关键的一年,如果无法在产品及服务端实现突破,提振营收并降低亏损,那么接下来可能就需要通过进一步裁员、资产出售或引入战略投资来缓解资金链危机。

需要指出的是,面临业绩亏损及资金链困境的不仅只有云从科技,当初的AI四小龙当中的另外三位——商汤、旷视、依图似乎也都面临类似的问题。

比如商汤科技也已经连续亏损了10年,2018年至2024年累计亏损达到了546亿元。去年下半年裁撤非核心业务进行重组,裁员人数超千人。

依图科技由于上市折戟,在2021年之时就被传出裁员超70%,医疗业务几乎关停,武汉、西安、成都等多地的医疗分公司,相关的医疗采购、销售部门等也纷纷解散;旷视科技数年前拟港股及科创板IPO均未果,目前也是面临诸多困境。

不仅国内的AI“四小龙”面临持续亏损、靠融资输血的难题,即便是目前头部的AI大模型厂商OpenAI,以及Meta、百度、阿里巴巴等巨头的AI大模型业务也是同样是面临着持续烧钱、难以盈利的困境,不同的是OpenAI能够获得软银、微软等大厂的资金支持,而Meta、百度、阿里巴巴等巨头的AI大模型业务则有着其他盈利业务的输血,以及与其他业务的协同商业化优势。

总结来看,当前AI产业处于技术迭代与资本转向的关键期:头部企业正通过技术-商业闭环构建生态壁垒;垂直领域企业则需要深耕场景化数据护城河;资源匮乏者则面临转型或出清。伴随资本从“想象力溢价”转向“现金流验证”,无持续造血能力者将倒在AGI黎明之前。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9月9日消息,今日,国际权威市场调研机构英富曼(Omdia)发布《中国AI云市场,1H25》报告。

关键字: AI 人工智能

近日,美国参议院公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国防政策方案,其中包含的“2025年国家人工智能保障准入和创新法案”(简称GAIN AI法案)再次在全球科技领域掀起波澜。

关键字: AI GPU

重庆2025年9月6日 /美通社/ -- iChongqing新闻报道: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于9月5日在重庆开幕,550余家企业参展,展示了从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AI)座舱到扩展现实(XR)影视和机器人咖啡厅的30...

关键字: 人工智能 新能源汽车 AI 机器人

慕尼黑2025年9月6日 /美通社/ -- 近日,广汽正式推出全新增程技术——"星源增程"(英文名为ADiMOTION),全面提升增程器效率、动力响应及NVH表现,同时配合AI能量控制平台,实现每一度...

关键字: 广汽 AI 增程器 电机

北京2025年9月5日 /美通社/ -- 近日,2025年中瑞商业大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称SGS通标)作为瑞士SGS在中国的分支机构荣获了传承奖的殊荣。SGS通标北京总经理...

关键字: 可持续发展 ST AI ABILITY

北京2025年9月5日 /美通社/ -- 9月2日,济南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济南城投")与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软通动力")正式签署战略合作...

关键字: AI 数字经济 智能化 人工智能技术

中国郑州2025年9月5日 /美通社/ -- 全球领先的电动客车制造商宇通客车("宇通",上交所代码:600066)全新升级的车联网系统Link+采用先进技术实现车队车辆与管理平台的智能互联。作为Vehicle+升级版,...

关键字: LINK 车联网 AI PS

大众汽车集团加速推进生产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生产平台(Digital Production Platform)成为大众汽车的"工厂云",在全球生产基地实现人工智能(AI)与前沿 IT...

关键字: 亚马逊 大众汽车 AI 数字化

北京2025年9月5日 /美通社/ -- 9月4日,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一把手发布•京华巡礼"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北京经开区对外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北京经开区&q...

关键字: 人工智能 模型 开源 AI

RighValor现已基于Synaptics® Astra™ SL1600系列SOC运行,提供隐私至上的实时边缘智能。 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2025年9月5日 /美通社/ -- 边缘分布式代理AI先驱企业Righ今日...

关键字: 智能家居 SYNAPTICS AI ST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