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模拟 > 模拟
[导读]RFID领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RFID产品特指物流领域应用的产品,如前几年比较热的EPC G2 UHF RFID,这类RFID追求的是低成本和高效率,安全要求不是太高。从广义上讲,RFID是包含一切射频技术的ID产品,如非接触I

RFID领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RFID产品特指物流领域应用的产品,如前几年比较热的EPC G2 UHF RFID,这类RFID追求的是低成本和高效率,安全要求不是太高。从广义上讲,RFID是包含一切射频技术的ID产品,如非接触IC卡。RFID不仅仅具有身份识别的功能,还会扩展出更多的应用,特别是金融支付应用,用户对产品的安全有更高的要求。

用户看到的RFID产品,实际上包括芯片、模块、镶套、标签或卡片等制造工序(某些倒装工艺会省掉模块工序),因此RFID产品质量不能局限在芯片上,而要从标签或卡片的角度予以关注。从实际的质量反馈来看,首先,RFID的物理损坏(芯片开裂、天线脱离)往往占绝大多数,因此RFID的封装工艺质量最值得关注;其次,RFID的射频性能往往影响到用户的使用体验,这包括RFID芯片和机具两方面的设计质量;再次,对于RFID应用来说,协议和工作流程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一些安全性要求高的应用,交互流程的设计对应用质量往往起到决定性作用。

复旦微电子一直秉承的理念是“以客户的发展为公司的发展基础,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只有客户发展好了,公司才能获得稳定长期的发展,因此产品质量是公司最为关注的。公司在成立之初首先建立的体系就是质量体系,如今该体系已成为公司运营、研发、管理体系的基石。当然,复旦微电子人更清楚地认识到,产品的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设计出来的。所以,为了更清楚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复旦微电子从设计之初就开始关注产品的质量,为此,这几年一直在花大力气打造研发管理流程。与此同时,复旦微电子的目光也不再局限于芯片的设计,在应用端也投入了更多的力量,期望更贴近用户。在这方面,复旦微电子和RFID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开展深入合作,希望能在RFID应用解决方案的提供能力上有所进步。

RFID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性。其实,安全性不是指单一的某个方面,RFID产品的安全除了体现在产品本身的设计上,更多地要在应用端通过管理手段来实现。在RFID产品的安全技术上,一方面是安全算法和应用的研究,包括加密机制的实现,特别是应用流程的完备性方面,复旦微电子均做了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则是站在系统的角度研究DFS(安全设计)技术,这里包括可靠性设计防止故障类攻击(如高低工作电平检测、高低工作频率检测、高低工作温度检测等)、防探测设计(光检测、探针检测)、防电源分析攻击(SPA、DPA等)以及防模式攻击(合理设计工作模式的转换机制)等。但无论采用何种安全技术,都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相配合,才能达到安全的目的。

在工艺方面,复旦微电子也开展了多方面的开发工作。为了集成更多的安全算法和防护技术,RFID产品的复杂度和规模显著上升,因此需要更先进的集成电路工艺来支撑。复旦微电子已从早期跟随代工厂工艺技术开发RFID芯片,转变到目前与代工厂合作定制开发RFID专用工艺,用户在市场上很快能看到我们新一代的RFID产品。

安全永远是个相对的概念,供应商市场成功的关键是能提供给客户最适合的产品。复旦微电子在RFID产品线上规划了低、中、高端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要。当然,在半导体产业中,摩尔定律一直引导着芯片产品的发展,复旦微电子通过不断地更新工艺制程来降低产品成本。此外,复旦微电子在产品线的开发上也采用平台化的技术,以降低产品研发成本。

从纯粹的技术角度看,无论是对称加密技术(DES、AES或者国密算法SM1)还是非对称加密技术(RSA、ECC或者国密算法SM2)都已发展得比较成熟。对于原来非常高端的非对称加密算法,随着工艺的进步,其成本已逐步降到可接受的程度。所以,RFID应用的安全,不仅仅是RFID标签本身的安全技术,关键是系统上的安全方案和管理制度。RFID安全问题是个系统问题,关注的焦点不应该只局限在RFID产品本身上。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在半导体制造中,《国际器件和系统路线图》将5nm工艺定义为继7nm节点之后的MOSFET 技术节点。截至2019年,三星电子和台积电已开始5nm节点的有限风险生产,并计划在2020年开始批量生产。

关键字: 芯片 华为 半导体

北京时间10月18日消息,富士康周二表示,希望有一天能够为特斯拉公司生产汽车。眼下,富士康正在加大电动汽车的制造力度,以实现业务多元化。

关键字: 富士康 芯片 半导体 特斯拉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数字世界专刊撰文指出,一直以来,我国芯片产业在“主流 CPU”架构上受制于人,在数字经济时代,建议我国积极抓住时代机遇,聚焦开源RISC-V架构,以全球视野积极谋划我国芯片产业发展。

关键字: 倪光南 RISC-V 半导体 芯片

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22年有望达到600万辆规模,为芯片产业带来较大的发展机遇。2022年,我国芯片供应比去年有所缓解,但仍紧张。中期来看,部分类别芯片存在较大结构性短缺风险,预计2022年芯片产能缺口仍难以弥补。这两年...

关键字: 新能源 汽车 芯片

汽车芯片和半导体领域要深度地融合,不仅仅是简单的供需关系,应该是合作关系,把汽车芯片导入到整车厂的应用。为缓解汽车产业“缺芯”,国内汽车芯片产业正探索越来越多的方式完善生态。为了促进汽车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弥补国内相关...

关键字: 智能化 汽车 芯片

汽车“缺芯”之下,国产芯片的未来是一片蓝海。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缺芯”“少魂”是我国汽车企业的短板弱项,车规级芯片、操作系统的自主可控程度不高。其中,我国车规级芯片自给率小于5%,且多以低端产品为主,关键芯片均受制于...

关键字: 智能化 汽车 芯片

之前,美国运营商AT&T曾宣布,今年年底推出5G网络,而随着时间的推移,2019年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商用5G网络,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芯片厂商提前布局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关键字: 运营商 5G网络 芯片

日本车用MCU大厂瑞萨电子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将于8月31日完全关闭滋贺工厂,并将土地转让给日本大坂的ARK不动产株式会社。瑞萨电子曾在2018年6月宣布,滋贺工厂将在大约两到三年内关闭,该工厂的硅生产线已于2021年3月...

关键字: MCU ARK 芯片

目前,各式芯片自去年第4季起开始紧缺,带动上游晶圆代工产能供不应求,联电、力积电、世界先进等代工厂早有不同程度的涨价,以联电、力积电涨幅最大,再加上疫情影响,产品制造的各个环节都面临着极为紧张的市场需求。推估今年全年涨幅...

关键字: 工厂 芯片 晶圆代工

伴随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的迅速发展,汽车芯片正成为业内热议的话题之一,要协调稳定市场、确保芯片供应。从供给上来看,要梳理关键领域芯片供需情况,引导国外汽车芯片企业来华投资,建立芯片及重要原材料应急储备机制。在稳定市...

关键字: 新能源 汽车 芯片

模拟

31144 篇文章

关注

发布文章

编辑精选

技术子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