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模拟 > 模拟
[导读]style=" padding-left:8px; padding-right:8px; margin-top:5px; line-height: 24px; clear:both;">记者近日获悉,中芯国际正在调整组织结构,借助旗下封装测试和太阳能两部分非核心业务,日后有望独立上市。具体的调

style=" padding-left:8px; padding-right:8px; margin-top:5px; line-height: 24px; clear:both;">

记者近日获悉,中芯国际正在调整组织结构,借助旗下封装测试和太阳能两部分非核心业务,日后有望独立上市。具体的调整包括:在上海新建生产线扩大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合并成都、上海的封测线,并为其寻求投资者。

资本压力是中芯业务调整的主要原因。

中芯此前在全国布局,其总裁张汝京俨然成为半导体行业的“建厂高手”。业内质疑,张汝京摊子铺的太大,为中芯将来的发展蒙上一层迷雾。

调整非核心业务

中芯国际一位内部员工透露,中芯旗下太阳能与封测事业已经独立,两个子公司分别取名“中芯能源”和“芯电科技”,仍由张汝京挂名CEO。

中芯国际原本定位于代工,多年来,却将业务的触角伸至上下游产业:封测、太阳能、光罩。张汝京曾比喻说,封测、新能源是两个儿子,可以出外做事,光罩是个女儿,要留在家照顾老人。

据称,太阳能部门分拆后,有望在总部附近位于上海张江龙东大道上盖新厂,再扩充两条生产线,前提是连续六个月以上满载。目前“中芯能源”已有两条生产线,产能约6000万美元产值,今年目标是做到3000万美元。

另外,上海和成都的封测厂也正在被纳入到“芯电科技”内,预计今年底损平,明年赚钱。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信息交流部主任、赛迪顾问半导体产业研究中心IC事业部总经理李珂表示,组织架构的调整,便于生产计划的安排和成本的降低。

“半导体企业少有涉足太阳能领域的,中芯仅靠废弃硅片生产太阳能模组,这是小打小闹。这一业务,无论将来是继续做大,还是无法达到一定的规模而卖掉或砍掉,前提都必须是:这是一个独立运作、独立核算的业务。”

对于分拆,据说张汝京的态度是,两家子公司独立后将很快看到盈余,中芯将通过转投资模式,引进其他策略合作伙伴,并有A股上市或海外上市打算。

行业不景气时,资金压力显得尤为突出。迟迟无法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让中芯一直有再次上市融资的打算。中芯国际2004年先后在香港证交所和纽约证交所上市,但上市当日股价便大跌11%,此后便一直呈现低迷状态。

iSuppli行业分析师顾文军指出,中芯现在的分拆主要在为日后上市融资做准备。“中芯其实早有回归国内融资的想法,无奈原有的盘子回来太难操作。相对而言,太阳能、封测这样既有新能源、又有高科技的业务,很符合国内创业板上市要求。”

规模不当

将封测和太阳能业务分拆,以求上市融资。这从某个方面印证了外界的判断:此前在亏损情况下仍然频繁圈地、激进发展,使这个代表了“中国速度”的全球第三大晶圆代工厂面临极大的资本压力。

中芯的“疯狂”不仅表现在业务多元化发展上,在产业布局方面,更是左突右冲,全国遍地开花。

顾文军告诉记者从2000年创立,中芯的圈地运动之大在半导体产业史上非常少见。上海建设三个8英寸厂和一个12英寸厂;2002年在北京建成国内首个12英寸厂;以换股方式收购摩托罗拉的天津芯片厂;此后又以托管方式分别在成都和武汉建厂。

中芯创造了世界最快的芯片建厂纪录――从2000年8月1日打下第一根桩到2001年9月25日正式建成投产,前后只用了13个月。

中芯也创造了半导体行业的亏损之最。该公司一直处于大幅亏损状态,平均每年在数千万到数亿美元之间。但这并没有让有“建厂高手”之称的张汝京止步。 2007年底,上海12英寸厂宣布投产后不到两个月,又在深圳宣布上马8英寸生产线,之后将上马12英寸生产线,总投资达15.8亿美元。

市场不景气的当下,规模过度的弊端已经限制了中芯的发展。

“每个摊子的业务都相对独立,这使得产能利用率较低;各地独立的财务、人事班子又是一笔不小的管理费用;同时在不同领域进军,使得学习成本上升,寻找上下游合作伙伴困难。”李珂说。

事实上,庞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并没有使得中芯在技术上占据优势。其代表国内最先进技术水平的主流工艺较世界水平晚三代。顾文军表示,受累于规模的中芯,无法将更多精力放于技术积累和研发上。中芯的营收中,先进的90纳米、65纳米技术占比较少。

半导体行业资深人士透露,由于没有先进工艺,原本是中芯客户的某中国前十大芯片设计公司,转而将订单交给新加坡芯片制造厂。

“无论如何,通过快速扩张,中芯完成了它在第一阶段的布局工作。那么接下来的中芯,应该以这次业务调整为契机,进入发展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放慢速度、苦练内功、增加核心竞争力。”顾文军如是说。

在第二阶段,员工的流失、先进工艺的开发、加强管理等,都是需要改进的问题。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6月3日,国内最先进晶圆代工厂商中芯国际,招股书表示,因为美国商务部修订直接产品规则(Foreign-Produced Direct Product Rule),他们为某些客户代工服务可能会受到限制。

关键字: 中芯国际 海思半导体 EDA设计

中芯国际的网上顶格申购股份数为42.1万股,预估中签率在0.5%左右。因而顶格申购中芯国际的话,科创板500股1签,42.1万股相当于842个签,乘以0.5%的中签率,顶格申购有望中4签。中芯国际发行价27.46元/股。...

关键字: 中芯国际 芯片 集成电路

上海新阳在这次活动中透露,按照项目的投资强度和投资规模,项目第一期的正常建设周期为3年,预计2018年底项目的月产能为10万片,2019年实现月产能20万片, 2020年底实现月产能30万片。

关键字: 中芯国际 半导体 硅片

(全球TMT2022年10月12日讯)Exyte已完成对美国废气净化技术专家Airgard Inc.的收购。Airgard成立于1988年,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Milpitas,是 "湿式" 洗涤器开发和制造领域的领...

关键字: TE AIR 进程 半导体行业

今年来,半导体终端需求持续低迷,全球半导体景气度下行。晶圆代工行业下游客户身陷高库存困境,从而持续缩减订单。

关键字: 中芯国际 半导体 芯片

(香港交易所股份代号: 981,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证券代码: 688981)  上海2022年10月11日 /美通社/ -- 中芯国际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将在中国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0日(星期四)...

关键字: 中芯国际 BSP PS REGISTER

(2022年9月30日,香港)宏光半导体有限公司(「宏光半导体」,连同其附属公司统称「集团」; 股份代号:6908. HK)欣然宣布,集团与协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3800. HK; 「协鑫科技」)创办人、主席兼...

关键字: 宏光半导体 协鑫科技 半导体行业

据业内消息,近日中芯国际投资超75亿的12英寸晶圆生产线的项目在天津西青开工建设。

关键字: 中芯国际 12英寸 晶圆

台积电昨(8)日公布了8月业绩,合并营收首度突破新台币2000亿元大关,达到了新台币2181.32亿元(约合人民币491.48亿元),连续两个月创下新高,环比增长16.8%,同比正在58.7%。凸显苹果iPhone 14...

关键字: 台积电 半导体 半导体行业

随着人工智能大规模应用于商业领域,金融分析、基因测序、智能驾驶、大规模图像视频处理等经济社会应用场景对高性能计算的需求快速扩大,社会资本开始主动进入到高性能计算中心和超算中心建设之中。

关键字: GPU 半导体行业 平板电脑

模拟

31144 篇文章

关注

发布文章

编辑精选

技术子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