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技术 > 通信技术
[导读]科技型央企重组正掀起今年第一轮央企整合高潮。本报独家获悉,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将并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将并入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而其余十几家同类科技型中央企业均已上报

科技型央企重组正掀起今年第一轮央企整合高潮。

本报独家获悉,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将并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将并入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而其余十几家同类科技型中央企业均已上报他们的重组方案,选择进入大的产业集团几乎成为他们的“统一动作”。

重组进行时

年已过半,125家央企整合开始进入加速阶段。

7月1日,本报从权威渠道独家获悉,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将并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重组的前期工作都已经基本完成,就只等国资委宣布。”知情人士表示,上述消息也从钢研科技集团内部得到了确认。

创建于1952年的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000年转制为中央直属企业,是一家典型的科技型央企,主要从事半导体材料、稀土冶金与材料、稀有及贵金属材料、科技信息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研究。截至2009年6月底,该集团资产总额25.6亿元。

上述消息人士还表示,目前另外一家已经确定重组对象的央企是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这家公司主要从事水电和新能源等发电项目的勘测、设计、咨询、监理、审查、评估、安全鉴定、竣工验收等业务,是中国唯一提供水电水利建设和风电开发综合性技术服务的大型企业集团,2008年末集团公司总资产129亿元。

“这家公司可能将并入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目前正在进展中。”上述人士表示。

上述两家即将被重组的央企都属于科技型央企,也就是业内人士口中常说的科研院所。这也意味着今年的中央企业整合有望在科技型央企的重组推动下掀起第一轮高潮。

时下年已过半,按照国资委此前设定的2010年年末央企数量将减少到80-100家的目标,保守估算今年至少有25家央企将被划定在重组的范畴内,其中包括有10家左右的科研院所或其他研究机构,包括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等。

据悉,6月底,上述科技型中央企业已经陆续上交了他们的重组方案。按照国资委在今年1月份召开中央企业重组沟通会上的要求,上述央企必须在上半年提交各自的重组方案。

“绝大多数科研院所上报的重组方向还是找大的产业集团,并入大的产业集团几乎是所有科技型央企的重组方向。”知情人士透露。

此外,还有一些科技型央企虽然并入大型产业集团的方向已定,但是具体和哪一家 “联姻”还未确定,因此上报的具体操作方案都不止一个。由此,上述央企近来与有可能成为自己“婆家”的大型集团企业的接洽也显得异常频繁。

路径之变

一位接近国资委的人士表示,在央企重组大潮来临之前,国资委对这类型央企重组思路也开始有了细微变化。

“此前,国资委将科技型的央企分为两类,一类是集中度较高的行业,国资委的态度是鼓励转制的科研院所并入大型企业集团,而另外一类是集中度较分散的行业,国资委此前对它们的态度是暂考虑单独保留,或者考虑与同行业的科技企业横向联合重组。”国资委规划局人士表示。

在过去几年科技型央企重组过程中,第一种模式成为主导模式,例如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进入中国建材集团、沈阳化工(7.12,-0.05,-0.70%)研究院进入中国中化集团等;而后一种横向联合的模式仅有两例,分别是钢铁研究总院与冶金自动化设计院合并重组为钢研科技集团、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与中国煤炭设计研究院重组为中煤科工集团。

尽管后一种模式更得到企业本身的青睐,但是并未成为科技型央企的重组路径的主流。消息人士透露说,此次剩下的科技型央企,除了已经找到婆家的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外,其他央企的重组路径都将采取第一类的重组方式。

“从国资委的角度来看,体量还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即使按照第二种模式进行重组后,企业在125家央企中体量还是不够大。”天强管理顾问总经理祝波善表示。

从数字上看,科研院所的资产量、利润总额等指标在国资委统领的央企总规模中所占比重很小,仅为1%左右。

“而且,如果是横向合并,领导班子的安排难度更大,国资委面对的是两套领导班子的安排,而进大的产业集团,需要安排的就只有一套领导班子,相对较容易。”祝波善补充说。

而据另外一位接近国资委的人士表示,此次国资委要求科研院所加速重组进程不仅仅是出于央企数量减少的目的,更是将央企如何加强科研与产业的结合作为出发点考虑的。该人士曾在去年参与国资委关于科研院所重组模式的调研。

在6月24日国资委于上海召开的央企科技工作会议上,国资委主任李荣融特别指出:“中央企业过去7年进步很大,但主要依赖于我国经济的高增长。与跨国公司相比,中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仍有很大差距。”

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更是指出,在未来一段时间,中央企业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着力解决企业内外部科技资源的整合问题。

此情此景下,有着科研院所标签的科技型中央企业无疑成为了香饽饽,“中央企业中的一批科研和设计单位,是我国目前最宝贵、最重要的科技资源之一。”国资委规划局上述负责人表示。

据一家还没有确定“婆家”的设计型央企透露,目前他们也同时在和几家大的产业集团进行洽谈。

“我们现在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个是未来的‘婆家’能给自己多少资源,另外一个就是企业的管理风格与我们是否相符。”这家设计型央企相关负责人表示,“有的企业非常强调内部集中和统一管理,有的还是管理比较开放的,我们更喜欢后者。”

而对于外界所质疑的科研院所进入大的产业集团后会削弱其为全行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功能,上述参与国资委该项目调研的人士表示,这只是外界的一种误解。“根据我们的调研,实际上由于行业集中度较高,大企业集团往往在行业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并对行业共性技术发展研究有引领作用,从而带动和影响行业内中小企业发展,因此这种担心实际上是多余的。”

相关新闻:[!--empirenews.page--]

李荣融:125家央企找不出一个全球叫得响品牌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智能网联汽车数据治理要多方协同共治。汽车本身的产业链非常长,而智能网联汽车不仅产业链长,产业生态也异常丰富,涉及的利益相关方,除了传统的整车厂商、零部件厂商、运营维护、政府监管部门,还有大量的技术服务提供商、电信运营企业...

关键字: 智能网联 汽车 新能源

智能网联汽车是一种跨技术、跨产业领域的新兴汽车体系,不同角度、不同背景对它的理解是有差异的,各国对于智能网联汽车的定义不同,叫法也不尽相同,但终极目标是一样的,即可上路安全行驶的无人驾驶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车联网与智...

关键字: 智能网联 汽车 新能源

摘要:针对光伏发电问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光伏发电并网、采集与预测体系。首先,详述了光伏发电并网装置各个组件的原理,提出了部分改进措施:其次,针对光伏发电实例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光伏发电并网装置不仅可以指导未来光伏发电...

关键字: 光伏发电 新能源 并网

苏州2022年10月19日 /美通社/ -- 2022年10月18日,全球光学及光电技术领军者蔡司在苏州工业园区奠基启动"凤栖"工程建设,这是蔡司在国内首次购地自建项目,标志着蔡司在中国本土化进程的进...

关键字: 光学 显微镜 进程 中国制造

港交所拟修改主板上市规则,以便利尚未有盈利或业绩支持的先进技术企业融资。港交所刊发有关特专科技公司上市制度的咨询文件,提议对《上市规则》进行修订,建议设立新渠道,以让特专科技公司于联交所主板上市,并就此征询市场意见。新规...

关键字: 信息技术 新能源 硬件

蔡司在苏州工业园区奠基启动"凤栖"工程建设,这是蔡司在国内首次购地自建项目,标志着蔡司在中国本土化进程的进一步深化与扩展。 "凤栖"工程建成后,蔡司苏州将成为蔡司在中国更高规格的研发与制造的重要据点,为其工业质量、研究显...

关键字: 显微镜 进程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智能汽车融汇新能源、新材料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多种变革性技术,推动汽...

关键字: 智能汽车 汽车 新能源

广东佛山2022年10月19日 /美通社/ -- 空间是人居生活的基础单元,承载着生存与活动的最基本功能。而对于理想空间的解构意义却在物理性容器之外,体现出人们对于空间和生活深层关系的思考,同时也塑造着人与空间的新型连接...

关键字: 温度 BSP 智能化 进程

近年来,世界主要汽车大国纷纷加强新能源汽车战略谋划、强化政策支持、完善产业布局,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202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产量354.5万辆,销量352...

关键字: 新能源 汽车 引擎

实现“双碳”目标将加快推动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尤其是推动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实现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增强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创造新的历史契机。

关键字: 智能网联 汽车 新能源

通信技术

120595 篇文章

关注

发布文章

编辑精选

技术子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