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

我要报错
新能源( 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高汽车市场将发生明显改变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高,汽车市场将发生明显改变:绿色能源利用率大大提高;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显著扩大,充电设施智能化将得到普及;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将更加完善、健全。

  • 加快实现新能源汽车做大做强

    在汽车工业时代,汽车作为人类主要的移动出行工具,与我们日常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但以汽油、柴油为动力的传统能源汽车造成了严重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了威胁。随着汽车行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已不再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燃油型交通工具,更多的是向绿色、低碳、环保的新能源方向发展,并具有广阔的前景。

  • 霍尼韦尔与蜂巢能源升级战略合作 推动新能源产业智造转型

    上海2022年10月25日 /美通社/ -- 霍尼韦尔(纳斯达克代码:HON)今日宣布与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蜂巢能源)及旗下的全资子公司章鱼博士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结合霍尼韦尔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卓越的运营管理体系,以及蜂巢能源广泛的场景资源和丰富行业...

  • 新能源汽车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来优化智能网联产业布局

    进入新阶段,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环节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不断涌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迈上新台阶。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建言献策。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以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为代表的新兴领域发展迅猛。

  •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环节也在加速奔跑

    随着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环节也在加速奔跑,抢抓产业发展机遇。新能源汽车电池是依赖于材料科学的进步和发展而来的。随着智能化和网联化的不断发展,自动驾驶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另一核心关注点。

  • 抢占市场先机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和生产能力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对汽车动力技术的变革,新能源汽车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需要政策扶持,技术突破和资金支持,相关产业要克服各种困难,抢占市场先机,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研发和生产能力,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工业的稳定发展。

  • 汇川上半年营收超百亿,新能源与工业机器人产业贡献多

    作为国内工控龙头,汇川技术市值高达1522亿,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下,依然交出一份亮丽成绩单。2022年上半年营收103.97亿元,同比增长26%;净利润20.36亿元,同比增长15%。分季度看:Q1实现收入47.78亿元,同比增长40%;Q2实现收56.19元,同比增长16%。针对营收增长的原因,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抓住了新能源领域相关的结构性行情市场机会。新能源与工业机器人业务为汇川打开增长空间。

  •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已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已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无论是应对气候变化,还是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都需要开展广泛国际合作。如进一步加强氢燃料电池、纯电动、零碳燃料、电池、芯片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全球合作,并充分发挥汽车与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的协同效益,推动全面电动化转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 ST推出 28nm MCU ,NXP更狠,推出16nm MCU

    近几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兴起,汽车级 MCU 也是在不断更新升级,各大通用 MCU 厂商也是纷纷布局汽车级MCU。

  • 长城汽车成立芯片公司,欲自制芯片抵抗外部波动

    10月21日晚,长城汽车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与魏建军、稳晟科技(天津)有限公司(下称“稳晟科技”)共同出资设立芯动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芯动半导体”),注册资本5000万元。

  • 宁德时代签下美国储能大单,共投资87亿

    近日,宁德时代宣布与美国公用事业和分布式光伏+储能开发运营商Primergy Solar LLC达成协议,为Gemini光伏+储能项目独家供应电池。

  • 洞察2022:中国新能源重卡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

    目前,新能源重卡行业竞争者类型包括工程机械厂商、商用车、乘用车等生产商与多产业布局企业,其中以商用车、乘用车等生产商居多。企业主要通过自主研发的方式布局新能源重卡,部分高端新能源重卡通过引进技术、开展战略合作等方式进行生产。

  • 收藏!《2022年中国新能源行业企业大数据全景图谱》

    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新能源行业的主要企业共有67201家,其中以2017年为主要注册热潮,2017年全国新能源注册企业数量达8996家。2021年全年,全国新能源注册企业数量为4606家,较2020年增加227家,截至2022年6月28日,全国新能源注册企业数量仅为15家。

  • 预见2022:《2022年中国新能源重卡行业全景图谱》

    定义新能源重卡属于新能源汽车的一种,是指重型物流运输行业用车(牵引车、自卸车、油罐车等)、工程建设行业用车(城市渣土车、城市混凝土搅拌车、自卸车等)、新能源专用车(洒水车、消防车、冷藏车、环卫车等)、专用车生产(主要是重卡底盘)等。其中,整车车辆的主要推进技术是:1)电池电动,仅由可充电电池供电;2)混合动力电动,由电池和内燃机(ICE)供电;3)氢燃料电池电动;4)其他新能源(如天然气、其他替代燃料)等。新能源重卡属于商用车的一种,世界各国对商用车分类标准差异较大。其中,英国、西班牙等西欧国家对大型商用车的定义较为严格,大型商用车需载重15吨以上。

  • 新能源产业链条迸发出巨大的发展潜能并实现快速发展

    在全球汽车电动化竞争中,我国汽车产业凭借着先发优势,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过去十年是中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的十年,中国深入实施新能源汽车国家战略,强化顶层设计和创新驱动,汽车产销量迅猛增长,新能源产业链条迸发出巨大的发展潜能并实现快速发展。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驶入“快车道”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驶入“快车道”,许多人认为新能源汽车的风口终于来了。然而,新的问题和挑战也逐渐浮现,抓住风口能否守住风口?如何推动新能源汽车全面市场化进程?如何确保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如何解决新能源汽车补能难题?中国新能源汽车究竟能不能跑出“加速度”?从政策导向到市场导向,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战局正酣,但在造车新势力们起伏不定的交付量中,市场尚未完成最后的筛选。

  • 促进新能源汽车在社会中广泛得到推广

    虽然我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体系已经出现,但对于新能源制造标准、企业协作、整体规划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需要进一步进行改进。新能源汽车要想更快地发展,需要发展核心技术,不断研发新的材料、新的部件、新的结构。新能源汽车成本较高,续航里程不足,充电桩也没有完全普及。一些技术瓶颈尚未突破,配套设施不完善。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成长,只有攻克这些难关才能真正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只有如此才能促进新能源汽车在社会中广泛得到推广。

  • 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实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国内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政策不断加码,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实力不断提升,无论是产品外观、质量还是研发、生产能力,都能满足全球多样化市场需求。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高增长是产业多年积累的必然结果。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是新能源化了,这个观念已成为各国和企业的共识。虽然之前很多国家对此说法存在争议,但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直在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发展到不可逆的态势。

  • 尊重企业创新精神处理好传统汽车和造车新力量的关系

    尊重企业创新精神,处理好传统汽车和造车新力量的关系。中国打破传统汽车产业政策与体制障碍,逐步建立了有利于技术进步和企业创新的产业政策体系。尤其是在电动化发展初期,允许“跨界造车”,充分吸纳行业外智慧,进一步激发了行业活力。同时通过一系列政策激励与约束,促进传统汽车公司向电动化转型,一些大型汽车公司尤其是一些国有大型汽车企业不断加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投入,促进了全国汽车产业的整体升级。

  • 智能网联汽车为汽车发展朝着智能化、现代化的方向迈进

    智能网联汽车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主战场,我国也将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未来车”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支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领军企业、技术翘楚。智能网联汽车正处于技术快速演进、产业加速布局关键时期,其蓬勃发展将带动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城市等领域深刻变革。我们将坚持车路云一体化发展路线,强化创新驱动、优化政策供给,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