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动汽车蓬勃发展的今天,电池技术成为了决定其性能与市场前景的核心要素。其中,电池的使用寿命不仅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和体验,也对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普及产生着深远影响。近年来,一项革命性的单晶合成技术崭露头角,为显著提高电动汽车电池的使用寿命带来了曙光。
在全球大力推动电动汽车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升电动汽车的性能成为科研人员和汽车制造商共同追求的目标。其中,材料的创新是关键一环。近期,研究人员致力于为电动汽车研发更高性能的新型钢材,这些新型钢材具备更强的强度、更快的加工速度以及更轻的重量,有望为电动汽车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在电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充电技术的革新成为了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因素之一。一直以来,传统的有线充电方式虽然能够满足电动汽车的基本充电需求,但却存在着诸多不便,如充电线插拔繁琐、充电接口易磨损、充电设施布局受限等问题。而无线充电技术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创新充电方式,正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近年来,大功率线圈的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这无疑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有力地证明了该技术已逐渐迈向成熟,准备就绪。
在电动汽车行业迅猛发展的当下,电池技术成为了决定其性能与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其中,电池的耐用性不仅关系到消费者的使用成本和体验,还对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普及有着深远影响。近期,一种创新型新型粘合剂的出现,为显著提升电动汽车电池的耐用性带来了新的曙光。
在全球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电动汽车作为传统燃油汽车的重要替代方案,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迅速的发展。然而,电动汽车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一直是制约其进一步普及和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幸运的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电池技术的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改善电动汽车在极端天气下的性能带来了新的希望。
在全球电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电池技术始终是决定其发展走向的核心要素。锂离子电池作为当前电动汽车的主流电源,在推动行业进步方面功不可没,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局限性,如锂资源有限、成本较高以及在某些性能上难以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等。而钠离子电池近年来取得的一系列技术突破,为电动汽车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曙光,极有可能成为推动电动汽车迈向新高度的关键力量。
临近年关,本来是要开开心心过春节的,没想到又一家造车新势力被曝出存在欠薪问题,一大批员工面临强制放假。
TDK株式会社(TSE:6762)进一步扩大其车载用CGA系列和商用C系列积层陶瓷电容器(MLCC)产品阵容。全新的 3225尺寸产品(3.2 x 2.5 x 2.5毫米)在额定电压1,250伏下的电容为 10 μF,具备C0G 特性(1类电介质)。对于额定电压为1,250伏、具备这一温度特性的3225尺寸产品而言,其实现了行业最高电容*。新产品将于 2024年12 月开始量产。
用更少的器件实现更多的汽车应用,既能减轻车重、降低成本,又能提高可靠性。这是集成电动汽车(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设计背后的理念。
2025 年,对于汽车行业而言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行业蓄势待发的同时,几大重要趋势愈发显现,比如汽车行业的重点正在转向人工智能领域,软件定义汽车将备受青睐, 5G乃至将来6G 无线网络在汽车行业应用的普及,电动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将持续上升,电池技术的加速迭代升级等等。是德科技电动汽车与能源解决方案战略规划经理 Cecile Loison 和 是德科技软件定义汽车解决方案战略规划经理 Ken Horne 在本文中就相关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Jan. 13, 2025 ----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2024年中国动力及储能电芯价格历经长期下跌后,至第四季跌幅收敛。随着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及储能市场需求预期好转,供应商涨价减亏诉求强烈,有望支撑2025年第一季磷酸铁锂、锂电铜箔和电解液等电池原料价格,进而稳定电芯均价。
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通常是由多个电池单元组成的电池组。作为连接车载动力电池和电动汽车的重要纽带,BMS的基本任务是确保电池内部能量的安全和优化使用,并提供准确的电池状态信息,具体包括:电压、电流和温度的监测;电池故障情况下的自动断电,保障功能安全;平衡电池组中的电池单元;并提供电池状态信息与系统通信等。而在这些功能中,电流感应是实现电池管理系统安全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
制造商和消费者都在试图摆脱对化石燃料能源的依赖,电气化方案也因此广受青睐。这对于保护环境、限制污染以及减缓破坏性的全球变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电动汽车 (EV) 在全球日益普及,众多企业纷纷入场,试图将商用和农业车辆 (CAV) 改造成由电力驱动。
1月1日消息,据媒体报道,韩国的中小型半导体企业开始跟随着英伟达、台积电的脚步,进行下一代产品量产的发展与生产。
汽车行业在从燃油车向电动车转型的道路上正面临重重挑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有所减弱,高昂的电池更换费用以及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的不健全等等,这些顾虑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因此,汽车行业必须克服这些挑战,才能推动交通出行领域的低碳化转型,进而为整个经济社会带来裨益。
12月26日消息,国家能源局近日在深圳组织了一场关键会议,聚焦于推动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12月25日消息,在这之前,中国半导体、新能源车等协会都呼吁,国内厂商慎重或者不用美国厂商芯片。
进入AI EV时代,AI还能为汽车做些什么?美国MIT工程师想将AI与电动汽车设计结合在一起,帮助设计师加快设计速度。
12月19日消息,据媒体报道,破产资产网近日披露,北京世纪金光半导体有限公司步入破产清算程序,管理人已发布公告,公开选聘审计、评估机构。
电磁兼容性 (EMC) 长期以来一直是设计工程师的祸根,仍然是电动汽车 (EV) 和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 (HEV) 系统的主要关注点。传统的内燃机 (ICE) 车辆本质上主要是机械的,电子设备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械动力装置上。然而,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有很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