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向清洁化、智能化加速转型,电动汽车与电网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关键一环。车辆到电网技术不仅让电动汽车成为移动的储能单元,更赋予了它们参与电网调峰、消纳可再生能源的使命。在这一颠覆性变革中,充电桩与车辆之间的“智慧大脑”—SECC(Supply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供电设备通信控制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嵌入式系统设计中,如何平衡高性能计算与实时控制一直是工程师面临的挑战。STM32MP257的异构架构为这一难题提供了优雅的解决方案,而其中的Cortex-M33实时核更是实现硬实时性能的关键所在。
如果你最近浏览过科技新闻或开发者论坛,大概率会看到“AI协作编程(Vibe Coding,又译为‘氛围编程’)”这个词。它指的是开发者在工作实践中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需求,然后由AI生成可运行的代码这一全新理念。这场运动正在重塑软件编写的方式,融合了创造力、自动化与人类的指引。
中国上海,2025年11月6日——全球知名半导体制造商罗姆(总部位于日本京都市)今日宣布,其EcoGaN™ Power Stage IC已应用于包括游戏笔记本电脑在内的MSI(微星)产品的AC适配器。
Nov. 6, 2025 ---- 随着北美云端服务大厂(CSP)近日公布最新财报指引,TrendForce集邦咨询将2025年全球八大主要CSPs资本支出(CapEx)总额年增率从原本的61%,上修至65%。预期2026年CSPs仍将维持积极的投资节奏,合计资本支出将进一步推升至6,000亿美元以上,年增来到40%,展现出AI基础建设的长期成长潜能。
Nov. 5, 2025 ---- 固态电池发展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研究,全球已有近百家企业规划固态电池产能,合计达到上百GWh。其中,含半固态电池在内的部分产能已率先量产,目前扩大至GWh级。全固态电池则进入百MWh级小规模试产的验证和制程优化阶段,在非车用部分已实现小批量应用,如工业机器人、医疗设备、半导体装置等使用小型全固态电池,车用领域预计2027年左右将实际使用全固态电池。
2025年11月6日,致力于亚太地区市场的国际领先半导体元器件分销商---大联大控股宣布,其旗下品佳推出基于达发科技(Airoha)AB1585AM芯片的头戴式蓝牙耳机方案。
全新 RP2-1.0.5 规范三倍提升 LoRaWAN 的最高数据速率,进一步增强终端设备能效与网络容量
出门问问在上海Ceva技术研讨会上现场演示的TicHear语音AI已针对Ceva的NeuPro-Nano NPU进行了优化,可提供多语言边缘智能
中国,2025年11月6日——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 N.V.,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STM)宣布,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ean-Marc Chery将于北京时间2025 年 11月 12日下午 6点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的摩根士丹利第25届欧洲科技、媒体与电信大会上发表演讲。
随着AR和VR的普及率不断提高,设计人员开始寻求将开放式音频技术作为一种新的声音播放解决方案。本文将讨论这种新颖外形设计的应用场景和优势及相关挑战,并重点介绍可为此类产品增强音频性能的技术。
全新紧凑型回馈式源载系统助力工程师应对现代测试环境中的复杂性、紧凑空间及可持续性需求
马萨诸塞州安多弗,2025 年 11 月5 日讯,电动汽车主动稳定杆或悬挂系统的有效实施对功率要求极高,因此快速的瞬态速度和高性能对于优化这些应用至关重要。目前业内顶尖的技术都需要额外增加电池或超级电容器来满足这些电机系统需求,导致增加了车辆重量并占用更多安装空间。
作为AMOLED屏幕蒸镀环节的“像素模具”,高精密金属掩膜版(FMM)的精度与厚度直接决定屏幕分辨率、良率及寿命。然而,全球90%以上高精密FMM市场被日本DNP独家垄断,20μm超薄规格FMM更被对华禁售,这使得国内面板厂虽然产能增长,有着超6000亿元规模,但因核心治具长期受限,难以突破高端技术,只能被动陷入同质化价格竞争。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到来,作为未来科技的一项关键基础技术——光子技术正以空前的影响力重塑产业发展格局。在光子技术与AI深度融合的趋势下,加上技术突破、生态协同、人才联动等多重效应,陕西光子产业从“聚链成群”向“生态聚变”升级。